第五十六章 新技术的原理-《北平说书人》
第(2/3)页
如果换一个脑子灵光一点的铁工厂老师傅,听见吕杰诚这样抱怨,他保不齐也能想出来这种做法。
这就是一层很简单的窗户纸,就看你脑子灵不灵光了,要是够灵光,外行人都很容易去捅破了。
在实际历史上,这种新炉子也是这两年就会面世了,也是北京的一家铁工厂铸造出来的,只是没想到他的设计者居然是高杰义,更没想到的是他居然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把制作图给卖出去了。
因为它的样子长得像花盆,所以老百姓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它做花盆炉子,这花盆炉子可用了好些年了,一直到后世八十年代,才慢慢消失干净。
当然了,后世的花盆炉子又经过了好几次改造,可以装煤球也可以装蜂窝煤,上面炉口盖的也不是厚铁皮了,而是可以拆卸的两道炉圈,美观又方便还能便于控制火势。这都是专业人士干的,可比高杰义想的这个简易方式好太多了。
不过高杰义能想到这茬,也足以证明他的脑子够灵活了。只是这个玩意儿的技术含量太低了,他不敢给人家看,所以没法卖制作图,你一卖,人家要求先看一眼,人家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人家还能买吗?
这年头又没有专利保护,你能怎么着?你不许别人看,你盲卖?这能卖的了,能卖出高价吗?不可能的,所以他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去找个肥羊卖个高价。
对,高杰义是赚了不少。但是王一强也不会亏,就像高杰义说的那样,他是去骗人了,可他没打算害人啊。
不说多了,今年一个冬天,王一强就能把本钱给赚回来。但是顶多一两个月后,这种新的煤球炉子就会大量上市了,别家肯定会仿冒的,这技术太简单了。再接下来就是打价格战了,利润就会摊的很薄了。
所以王一强肯定能赚钱,只不过不会赚大发。
现在王一强刚看到图,正在兴头上,当然挺惊喜的。但是等他醒悟过来,他就会明白这玩意儿没那么神了,所以高杰义赶紧溜了。
不过话说过来,就算被抓了,他也不怕。他是给了能赚钱的图,你做出来也的确能赚钱,这还怕个毛?所以这也是他敢让不知根知底的李寿海参与进来的原因,因为他不怕啊。
高杰义揣着四百大洋,走路都有点轻飘飘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