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修行界的阶层固化-《奶爸会法术》


    第(3/3)页

    这位百晓生,显然是个聪明人。

    1959——1979。

    这二十年,被百晓生称之为“修士逃难潮”。

    华夏各种破旧迎新,逐渐挤压着修士生存的土壤,即便是再偏僻的地方,名山大川,也都有了人烟。

    灵气更加稀薄,洪水开始泛滥。

    许多人乘船出海,找灵气充裕的小岛,避难苦修。

    其中一部分到了南洋、香江,开枝散叶,形成修行分支,引导起当地玄学盛行。

    1979——至今……

    华夏经济进一步发展,虽社会环境变好,但自然环境更加恶劣,更加不适合修行,几乎成了废土。

    有修士回归,大都拜拜祖地,了却一份机缘,之后便再次离开。

    也有人留下道统,但数量很少。

    华夏修行界彻底衰落。

    ……

    最关键的转折点发生在80年代中期。

    南北极忽然发生强烈异动,引得大批修士前往。

    在极寒之地,发现多处灵脉存在,掀起了一股“极地修行热。”

    有不少修士,因为地利之便,如今定居于澳洲和加拿大,地广人稀之地,依旧避世苦修。

    如今天下修行人,大都分为四类。

    南派,即南极派,围绕南极大陆及附近各个国家,依据灵脉而生。

    北派,即北极派,和南派如出一辙。

    海派,在大海上占岛为王。

    散修,略。

    南派和北派,算是修为最强的。

    毕竟占据地利之便,有灵脉相助,修行进度自然是极快。

    海派综合实力最强,战斗力最刚,他们最早来到海洋,牧海修行,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只能自己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至于散修……

    缺功法,缺资源,缺消息,也就能在红尘搏个富贵。

    或者修行有点小成就,要么去海上,要么去南北极。

    但经过这么些年,大冒险时代已经过去,好地盘都被占了,如今大家都在平稳发育,阶层也接近固化。

    要想混出头,很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