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过年前-《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第(3/3)页

    陈知年给他使个眼色,“我不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真的可以。现在工程部的大部分工程队都已经放假,只剩下两三个需要赶进度的工程队还在继续,需要领取材料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你不放心,可以把仓库的锁匙和单据给我,如果有人需要领取材料就让他们联系我。”

    小吴点点头,“好。”

    “阿年,谢谢你。”

    小吴是真的买票心切。

    没有买到票就不能回家,而小吴却心心念念着要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

    “你赶紧去车站排队吧。”

    小吴也和陈知年不客气,把仓库的锁匙和单据留给陈知年后就背着小包跑了,他要尽快赶去排队,买票。

    小吴连续在车站排了两天都没有买到票,还要继续。陈知年也认识到外地人的不容易,‘背井离乡’简单的四个字却道尽了心酸。

    “阿年,仓库钥匙在你手里?”杨阳走过来,看一眼正在写写画画的陈知年,“在忙什么?”

    陈知年放下笔,“设计出库单和入库单。叶哥说,过年后要使用新的出库单和入库单,让我在过年前设计出来。”

    “杨阳,有事吗?”

    “我想借用仓库的钻井机。”

    陈知年疑惑,“钻进机?什么东西?仓库有吗?”陈知年每个月都参加仓库盘点,而且前不久才和财务一起进行了年终大盘点,可没有发现仓库有什么钻进机。

    再说,钻进机不是用来打井的吗?

    “钻进机并不是我们公司的工具,而是一个工程队放在我们仓库保管的。我想要借用一下。”然后杨阳又给陈知年解释了,他为什么要使用钻进机。

    有些线槽需要设在地下,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钻进机器。

    原来,很多我们平时走过的马路下面也会有线路槽。为了安全,为了节省更多的空间,也为了城市风景更美观,人们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会选择把线埋在地下。

    在地下规划出一个线槽,属于这段路的所有线都从下面走过。

    现在,杨阳正在赶进度的工程是一个高档别墅区,甲方要求所有线路隐蔽化。就是在别墅区内,除了专业人员,其他人都看不到任何的线路。

    一是为了用电安全,二是为了视觉美观。

    所以,需要用到钻进机器。

    “可以。”陈知年点点头,“不过,你要在出库单上签名。”

    钻进机,听着就很贵。

    这么贵的东西,她可不能随便让杨阳借走。虽然她和杨阳的关系不错,但公私分明。如果说借几个面盒开关之类的,她也懒得填出库单了。

    但钻进机,这是别人放在仓库保管的,而且是贵重工具,必须要小心谨慎为上。

    陈知年给杨阳写了出库单,然后跟着杨阳一起去仓库提钻进机。

    杨阳开的是工程部的面包车。

    工程部的面包车因为常在工地走的原因,有些脏,座位后面还有不少的工程工具,还有用剩的半捆电线。

    陈知年甚至在座位上看到一块泥巴。

    “哈哈。不好意思,很久没洗车了。”杨阳笑着用手擦擦,“一会请你吃雪糕。”

    陈知年眨眨眼,“透心凉?”

    “不是。你不觉得冬天吃雪糕特别有意思吗?”

    还真没觉得。

    “你们广东人喜欢在夏天吃雪糕,我们北方人却喜欢在冬天吃雪糕。”

    是吗?

    陈知年表示怀疑。

    北方的冬天不是应该冰天雪地,雪下三尺吗?为什么还敢吃雪糕?就不怕把嘴巴给冻住了?

    “室内吃。”

    “其实,北方虽然有雪,但北方的冷是表面的。但广东的冷却是湿冷,总有一种冷到骨头里的错觉。而且,广东的冬天还喜欢下雨,绵绵小雨,又冷又不方便。”

    “你们北方下雪也一样的不方便啊。”

    难道下雪比下雨更好?陈知年表示疑惑。

    陈知年没有在北方生活过,不知道北方的人是怎么过冬的。但广东的冬天,最讨厌的的确是下不完的小雨。

    “杨阳,你不回家过年吗?你买票了吗?”

    听说现在买票超级难,难于上青天。

    一票难求啊。

    小吴已经在火车站排了两天队,还没有买到。为了买票,小吴不敢吃任何东西,因为怕要上厕所。

    如果上厕所,那这两天就白排了,又要从新开始。

    为了坚持到最后,小吴连水都不敢喝,更不要说吃饭什么的。排队的很多人中,有很多人和小吴一样,不敢有半点松懈。排到最后,可能腿都软了,可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更不要说往拥挤。

    当然,很多时候,后面的人推着他们前进。

    也有一些人和家人一起,能轮流着吃饭或者上厕所。

    想想,就觉得心酸和无奈。

    都是为了回家。

    一句‘回家难’引发多少人的心酸?

    杨阳:“我准备过年后再回家。”

    过年前买票太难了。

    过年后要更容易一些。

    虽然,在家的时间会缩短很多,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阿年,你呢?你们广东人回家应该会很方便。”

    陈知年想起脏乱差的长途客车,叹口气,“相对你们来说,容易一些。”

    其实,也不能说容易。

    从青山镇到羊城的长途客车又破又旧又臭,开起来能听到‘轰隆轰隆’的声音,好像随时能散架。

    有时候走到半路,司机要停下来修车,敲敲打打,然后继续上路。有时候,车厢的过道里挤满了人,根本就没有限载一说。

    “哎。反正都不太容易。”

    快过年了,‘回家’是一个被提及最多的话题。

    在公司了,同事们会问‘回去过年吗?’‘什么时候回去?’‘怎么回去?’下班后,遇到一些熟人或者老乡,也会问同样的问题。

    公司的同事、朱暖、林萤光等人都问陈知年‘什么时候回家过年?’几乎每天都要回答三遍这个问题。

    朱暖和往常一样,留在羊城过年,也和往年一样,一个人。老顾已经出院,但他的儿子们并不希望朱暖和老顾有联系,所以直接把人带出国去了,在国外旅游过年。

    朱暖笑容有些苦涩,“我已经习惯了。”自从她来羊城后,就都是一个人过年。其实,过年十几天时间,吃吃喝喝睡睡就过去了,根本就来不及感慨孤单寂寞冷。

    其实,以前在老家一家人过年的时候,也并没有给她留下什么美好的回忆。父母家人重男轻女,她和姐姐即使在过年那天也有干不完的活。

    不过,她的小弟会偷偷给她留几块肉,留几颗糖,甚至在父母出门后帮她干活,让她和姐姐歇一歇。

    过年了,会有很多好吃的。但父母会无视她和姐姐们渴求的眼神,理所当然的把所有好吃的统统留给小弟。

    小弟则会偷偷的留给她和姐姐们。

    从不吃独食的小弟是她这辈子奋斗的动力。她想要给她最好的弟弟一份光明的未来,让他少奋斗几年,让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至于太累。

    多少年了,朱暖都想回去看一看,小弟是否又长高了?但是,想到贪得无厌的父母,她最后还是决定留在羊城过年。

    小弟和大姐的信早就到了。小弟说家里一切都好,让她照顾好自己,她一个人在外不要太委屈自己。

    小弟说,他的成绩很好,期末的时候考了年纪第一。小弟说,他会努力考来羊城,然后照顾她,为她撑腰,以后再也没有人能欺负她......小弟还让她找个好男人结婚。

    小弟说,找男朋友、丈夫,最重要的是人品,即使穷些也没有关系。两个人一起奋斗,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乖巧的小弟越来越成熟了,已经能担起一个家了。

    大姐来信说,孱弱的小弟一个人去给被婆家欺负的二姐三姐撑腰。小弟还和二姐夫打了一架,被打的鼻青脸肿但也毫不退让,还放狠话说‘再欺负我姐姐,我就天天埋伏你打。’

    看着小弟和大姐的来信,朱暖有一瞬间想要回家看看。

    看看她最宠爱的小弟,已经长成了男子汉的小弟。但是,朱暖又怕回去后,就出不来了。她从来不会低估父母的无耻和狠辣。

    看看几个姐姐嫁的是什么人?

    大姐夫脾气虽然好,但腿脚有残疾。

    二姐夫三姐夫?

    呵呵,简直就是人渣。

    至于父母比她嫁的酒鬼?呵呵,人渣中的残渣。

    虽然不回去,但看着陈知年一点一点的给亲戚朋友准备礼物,朱暖心口酸酸的,一次次拿出小弟的来信看。

    “这衣服是买给你外婆的?”朱暖拿起一件大红色的呢子大衣看,“你外婆这么时髦?”

    “不是应该买花棉袄吗?”

    陈知年??

    “花棉袄?我们村的人从不穿花棉袄。在我的记忆里,青山镇的大娘大婶大姨们就没有穿过花花绿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纯色的。不过,因为要干活,所以大家更喜欢灰、黑、蓝之类耐脏的衣服。”

    “再说,广东的冬天也不需要花棉袄啊。”

    “但是,老人穿着大红色的呢子大衣,不是艳丽了吗?”朱暖看着手里的衣服,“应该适合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我外婆比较爱美,爱炫耀......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奶奶。”陈知年的外婆喜欢做媒,喜欢穿鲜艳的衣服,喜欢八卦......

    陈知年给她买衣服,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就穿到村里去找老姐妹炫耀。阿妈常说陈知年像外婆,先吃好的,先穿新的。

    家里人有什么好吃的,一般都会藏着掖着,留着慢慢吃。但陈知年和外婆不一样,会先吃好的,吃完再说。

    买了新的衣服、鞋子,也会马上穿在身。

    在看到这件衣服的第一眼,陈知年就觉得很适合外婆,完全能满足外婆爱美、爱炫耀的心。

    “而且,过年就要红红火火。”

    朱暖笑了笑,“的确够红火的。站在村头,村尾的人就能看到。”

    陈知年哈哈大笑,“我外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你和外婆的感情真好。”朱暖语气略带羡慕,因为她和亲戚的关系都不太好。因为她的亲戚和她的父母一样,都重男轻女。

    过年的时候,家里的亲戚总会给个小红包,而她的亲戚一般都会无视她和姐姐们,只要小弟一个。

    朱暖嘲讽的笑了笑,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亲戚。

    陈知年继续收拾给亲戚和邻居的礼物,还有准备一叠小红包。因为她毕业工作了,开始赚钱了,需要给村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红包。

    这是村里的一个习俗,就算工资再低的人也会给村里的老人一个红包。有些人出来工作,实在没赚到什么钱,可能连车费都需要家人补贴,就会往红包里装一些适合老人吃的糕点,表明心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