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五章文人抱怨-《大唐再起》
第(2/3)页
这不,次相崔泉借着自家孙子百日之际邀请了首相钟允章,以及次相张琮三人,私底下进行了一番会面。
哪怕相识多年,但平日里竞争贯了,一时间还有些开不了口。
作为主人翁,崔泉喝了口茶,淡淡地说道:
“钟公掌管吏部和兵部,想来对于近些时日禁军还是了解一些的吧!”
“虽说管着兵部,但两位也是了解的,只能说知情吧!”钟允章一听到禁军这个词眼,心中瞬间一禀,目光四处打探了下,这才苦笑道。
这李都督把禁军看的死死的,每个月兵部除了按时拨款与都督府,顺便签几张晋升令,登记一些名册外,就完全无事,也算是六部中最清闲的,不然他也没时间来管理吏部了。
“最后接到不少反应,明里暗里都在,朝廷太过于重视武夫,对于整个大汉的江山社稷而言没什么好事……”
感觉气氛有些尴尬,存在感比较低的张相公主动发言道:
“咱们大汉一向以文治国,才在这乱世保得岭南安宁,中原的兵乱如麻,可在那摆着呢!切不可姑纵那些丘八!”
“姑纵?也轮不到我们啊?”钟允章的话很轻,但力道却不小:
“咱们岭南一向是以文御武,虽说少了乱兵了,但军队算废了,数万禁军,连一个地方豪绅都打不过,还被夺了京城,然后,岭南也没了!”
“这位李都督轻易地得到京城,哪能再让出去,军队就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自然舍得花钱养着,每个月禁军的耗费,岂止十万贯?”
“薛王殿下看重军队,也是有缘故的,诸位也当理解,但重武抑文,却非正途了!”
瞧着气氛不对,崔泉连忙出声说道:
“我等身为宰辅,应当努力劝告才是,治国安民,还得靠我们这些读书才是——”
听完这句话,两人露出深表赞同的表情,将手中的热茶放下:
“崔相公既然如此深明大义,那么薛王那边,就靠你了……”
说完,两人就起身而走,果断毅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