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中原布局(2)-《大唐再起》


    第(2/3)页

    陈扬得到李重进更深层次的信任后,满意地离去,筹划淮南之事,乃是朝廷重中之重,只要成功,不说攻入东京,就说这千里的富饶的淮南,就会一片狼藉,不经过数年的恢复,是没效果的。

    而淮南却是狼藉,中原如何南下?淮南不提供粮草,难道从别处千里迢迢而运吗?

    随着岭南与李重进的勾连越深,两地的商贸往来也越发的便捷,地域的差异,导致货品对于各地都是稀缺品,利润也是极其雄厚的。

    当然,做生意的同时,射声司也不忘同时安排人手进行潜伏,做好淮南失败后的双重准备。

    由于战争烟云的日益浓厚,见识不浅的乡绅财主们意识到这场非同凡响的战争,有的去了南唐,有的去了吴越。

    当然,还有的觉得那些地方都不安宁,愿意去往岭南的也不少。

    望着蚂蚁一般的人群,陈扬叹了口气,问道:

    “这一趟能拉多少人?”

    “由于都是拖家带口的,咱们这些船还要带货回去,也只有一千多口,但钱却是不少,三万贯呢,比卖货还赚些。”

    听到这些话,陈扬心中也是欣喜的,圣人说,这些人都是家财不菲的,读书人不少,若是出一些人才,才是最大的收获。

    停在江边的商船很多,密密麻麻的,许多脚夫从地面搬着货物上船,由于一只只辛劳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劳作着。

    岭南与淮南来往密切,商贾云集的结果就是让许多的农夫可以赚些辛苦钱,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刻,可以赚一些米粮,因此养活了数千户人家。

    关键是,这些商贾童叟无欺,给予的都是上好的铜钱,更是令人欢喜。

    瞧着这些面带笑容的脚夫,萧善文反而有些疑惑,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哥,大哥?”这时,清脆的声音将他唤醒,他抬头一瞧,原来是自己弱冠之年的弟弟,萧从文。

    “不知道大哥在想什么呢,那么入神?”萧从文笑嘻嘻地问道。

    “你瞧,这些果腹艰难脚夫如此辛劳,脸上却多少喜意,这又是为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