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我要告陆文皓-《1997重启》
第(1/3)页
第二十七章我要告陆文皓
如果条件允许,陆文皓倒是想学十二年前的张瑞敏一样,关键是实力不允许。
现在的第六分厂只剩下十八万六千四百台双桶洗衣机,现在全部都存在着明显的质量问题。
如果全部销毁,那么结果是,一千六百余名工人直接下岗。
陆文皓和第六分厂副厂长张剑锋、书记杜援朝、副总工师李志强、质量工程师、产品工程师、制程工程师等就现场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针对性的整改。
外形不符合审美大众审美观,这一点陆文皓没有办法解决,替换方案就是重新进行塑形,采取眼下最流行的玻璃钢材质的外壳。
关键的关键是,这需要很大一笔钱,陆文皓没有,而第六分厂同样没有。
陆文皓只能退而求次,先解决漏电问题。
洗衣机是家用电器,不可能将危险送到老百姓手中。
经过检查发现,洗衣机漏电的真实原因其实与设计有关,在电源线引进机体内部的时候,电源与机壳就是绝缘橡胶与塑料的直接接触,只要长时间摩擦,电源线就会被锋利的外壳塑料割破绝缘层,从而引起漏电事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倒是不太难,第一就是将电源线与机壳固定住,其次钝化外壳塑料进线口。
难度最大的反而是噪音问题。
光明牌洗衣机噪音形成的原因有两种,一则是因为洗涤电机减速器质量不过关,震动太大。其次是减震弹簧质量不过关。
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更减震弹簧和减速器,同样摆在陆文皓面前的问题是,他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部分原件的进货款问题。
说穿了,还是因为没钱。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陆文皓需要的钱并不是一文,如果直观整改光明牌洗衣机的质量问题,再次投入需要八九百万,甚至更多。
思来想去,陆文皓只好发动所有技术,采取土法克服。这是光明机械厂的光荣传统,当年光明机械厂在生产制造隧道盾构机的时候,由于受特殊年代因素影响,原料钢铁质量明显不能满足需要。
可是,生产任务紧迫,青藏线正在紧张施工,没有盾构机,施工工人采取人工凿石,人工爆破的土办法施工,效率低,也容易引发事故。
当时,负责工程技术的陆振华就采取金属热处器的方式,简单的说,就是利用蘸火的方式,提高金属的硬度和机械强度。通过二次加工的方式,提高钢铁的性能,从而满足了盾构机的技术要求。
光明机械厂利用较差的钢铁质量,生产出了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盾构机,当然,陆振华也凭借着这个技术改革,成功从正科级升为副处级,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这是陆振华自以为傲的事情,经常在陆文皓面前说,说得他耳朵都长了茧子,他想不知道都难。
于是,陆文皓提出采取这种土办法的方式,重新处理质量不过的弹簧、以及减速器轴承。
陆振华得知陆文皓学习他引以为傲的技术,非常开心。他不仅亲自抵达现场指挥技术工人如何进行操作,还认真的写出了金属热处理的工艺技术要点。
经过现在实践实验,经过陆振华指导的热处理之后,原本质量不过关的减速器轴承以及减震弹簧,基本上达到了技术要求。
陆文皓与李志强重新梳理第六分厂洗衣机装配生产线,利用反向原理,一部分职工进入拆卸,一部分职工进行金属热处理,一部分职工则负责重新装配。
陆文皓以身作则,吃住都在六分厂。
光明市的经济环境持续恶化,有不少企业破产,大量职工失业。虽然说光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对光明农机厂已经进行兼并重组,但是悬在能不能坚持下去,依旧是一柄悬在全厂职工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