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并非是在汴京内城召见外邦使臣的大殿当中,而是李天衢的御书房内,蜀国来的使臣也甚是恭敬,肃立等候,直待李天衢亲自到来,便立刻上前施礼。 走的不是正式两国邦交的流程,王建遣此人前来,倒也有些偷偷摸摸的意味。他先是寻到了蜀地出身的李珣官邸,报说是乡土故交前来探访,直到面见得李珣,才又报名了自己的出身与来意,请求能呈报大内,希望觐见李天衢。 李天衢心说我统掌的势力,目前与王建所建立的蜀国并不接壤,他北出蜀道,是朱温掌控的领地,往东行,则荆襄、荆南一带则也都属于梁国下辖的封疆大吏与臣服的割据势力统掌。所以蜀国要与我交涉,也有佯装谨慎的理由,此举又是明显不想走漏风声惊动朱温,看来王建也是打算趁火打劫,而要对梁国不利了。 “在下王宗弁,奉吾皇御旨,有要事与陛下相商。久仰陛下文韬武略,如今震慑诸般,雄踞中原,在下有幸觐见陛下,实感荣甚幸甚。只是为免走漏风声,不可让朱温察觉,如今乔装商贾前来贵邦,又不曾奉表上请觐见,万望陛下海涵。” 来的这个蜀国使者言语恭敬的很,而他报说了自己的名头,李天衢倒也大概知道他的出身与来历。这王宗弁,本名鹿弁,也是蜀国皇帝王建所收的养子之一。 不过按五代时节文臣武将流传到后世的名声,比起当年奉李克用钧旨前来密议的郭崇韬,这王宗弁的分量可就差得多了。李天衢心想这倒也是,相较于李克用以十三太保为代表的文武才干,王建手下那批人在后世的知名度也要差上好几个档次。 李克用热衷于收义儿,朱温也认了不少干儿子,可是他们两个加到一块,都还不及王建大肆受假子义儿的数量。那前蜀政权的开国皇帝可是收了一百多个义子,似乎也都是“宗”字辈的,只不过数量虽多,真正能挑起大梁的也甚是有限。 而且王建认义子的行径? 更像是对麾下有功之臣的一种赏赐? 通过这种方式维系君臣关系,他这个蜀国皇帝御下看来也很没有安全感。然而王建认得多了? 其中龙蛇混杂、良萎不齐? 其中仗势弄权、作奸犯科的大有人在。真有能力者,反而更容易会引起他的猜忌? 所以收的义子虽多,王建又翻脸处死的干儿子却也不少。 而这王宗弁按史载轨迹也曾犯过王建的忌讳? 不过终得化解打消了他义父的猜忌? 得个善终。看来为人处世上有些眼力价,也难怪王建会派他前来交涉密议。 心中寻思着,李天衢示意王宗弁安坐,便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