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些事情,刘春来还真没了解。 按理来说,蒋建清说少一些价格,队里应该要从他手里买的。 所以,蒋建清提出来每斤少八分钱,想要获得两个厂食品供应的事情,刘春来没有回答。 到时候回来问问就知道了。 有刘八爷坐镇,这种事情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你这么早?”严劲松的办公室早就开了门。 所谓朝九晚五,在这个时代的公社干部身上,看不到。 “我去趟县城,今天得把公安局的三轮还了,还有其他事情呢。”刘春来叹了口气。 离县城太远了。 跑起来太麻烦。 “临江公社的挑粮队,早上就要到这边,谈好的现结,没问题吧?”严劲松把钥匙递给了刘春来,“对了,大礼堂今天我找人腾出来,应该可以摆两百台缝纫机。” “宿舍呢?” 刘春来担心的是这个问题。 四队那边,宿舍也是问题。 “我把办公室腾出来,一个宿舍住八个人,没问题。不过得你们家具厂那边生产床,昨天跟你爹也沟通好了。”严劲松一脸平静。 刘春来则是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公社的办公室腾出来,给制衣厂当宿舍? “你这是啥眼神。总不能让人家来了没地方住吧?”严劲松看着刘春来,“就是现在修房子都来不及了。公社的房子多,像我们这些干部,办公室一间,宿舍一间,没有需要的时候还无所谓。” 公社房子是不少。 一条街几百米厂,都是公社各职能部门的办公室跟宿舍。 全部都是几十年前修建的,黑瓦青砖,白石灰勾缝。 只有供销社、农技站、食品站等单位的主体比较大,其他的则是标准的单间。 有些成家的干部,直接就在宿舍后面搭个棚子,这就成了灶屋。 “公社办公怎么办?”刘春来有些担心,“大家都习惯了公社各单位的位置,要是有事情……” “你觉得有事情的,即使不在办公室,他们找不到人么?” 严劲松一脸笑容。 公社就这么大。 有人要找领导干部办事,去办公室没人,一问,就知道在哪里。 “昨天我跟你爹合计了一下,能腾出30间办公室。靠近大礼堂这边的,全部腾出来,多个部门集中到一块办公。宿舍,结婚的肯定不能动,单身的就大家挤一下就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