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而且,现在因为大锅饭菜,无法适应所有人口味,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 刘春来说完,看向了老爹。 一说到这个,刘支书气就不打一出来。 “这些狗曰的都是贱皮子!以前高粱米稀饭都喝不饱,现在居然把白米饭跟有油的菜都倒了,有时候连肉都倒!” 刘支书是受过苦难过来的。 最见不得的就是浪费。 在大队里,这种浪费不常见,大队的工厂,开始提供工作餐,是在刘春来承包制衣厂之后。 没有几个月时间。 这些工人都是农民,以前过的苦日子,大家都清楚。 所以,浪费的问题不是很严重。 县城里的厂,原本就是国营厂,至少都成立了十多年,有些甚至成立了四五十年。 里面的干部职工一直都是有着非常好的福利。 在原本整个县财政都困难的时候,因为厂子效益好,不仅食堂里的物资供应丰富,为了刺激大家更积极地生产,努力提升产能,在那时候,县里所有的资源都向这些厂子倾斜的。 即使到了后来,厂子濒临破产,食堂依然会提供工作餐,标准还不会太低。 刘春来从江南制衣厂搞到的那一批赚取第一桶金的裤子在改的时候,同样也知道厂子有食堂,唯独就是当时厂里工人大多数都放假回去了,食堂也没有准备太多。 即使厂子没钱,那也不影响食堂的采购。 食品站是国家的。 厂子也是国家的。 至于食品站要给农民钱? 还有信用合作社呢。 给农民打个条子就是了,然后钱就存到信用社里面…… 为了加快生产,刘春来才给出那么高的价格。 还增加了工作餐补贴。 后来承包了这些厂,当时也没有太注意这个。 慢慢形成了惯例。 厂里的工资别的厂一样,奖金却高了不知道几何。 工作餐的标准也是高了很多。 结果就造成了浪费。 厂里老员工忘记了以前困难的日子,从最初的嫌弃肥肉到后来嫌弃大锅菜味道不好,再到后来,就各种嫌弃。 所有的一切? 都是刘支书在深入调查了解后? 才知道的。 当初知道这个,刘春来一时间都没法反驳。 对于刘支书这样的人来说? 馊了的稀饭? 里面没有几粒米,都舍不得倒掉。 看到这样的浪费? 如何能不痛心疾首? “所以,我觉得? 一方面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采取措施来杜绝浪费;另外一方面呢,就是必须要让大家知道,这些东西来之不易,他们自己不花钱? 肯定不心痛。反正工资不会少一分钱。”刘福旺说完后? 补充着说道。 会议室的众人,纷纷支持支书的提议。 都是大队的干部,那些人浪费的是大队的钱啊。 浪费得越多,他们能分到的就越少。 就连叶玲,听完这些? 也没法反驳。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过目前,我们可以首先考虑? 把食堂免费供应的饭菜,变成收费。他们自己给了钱? 浪费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刘春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不是说咱们还是得支付这些成本?”叶玲终究问了出来。 说到底,刘春来还是再往资本主义的道路上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