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本书时辰和长度的设定-《真五行大陆》
时辰的设定我才用的是清朝的九十六刻制,这样比较贴合现代人的时间观念。
0:00子初初刻
0:15子初一刻
0:30子初二刻
0:45子初三刻
1:00子正初刻
1:15子正一刻
1:30子正二刻
1:45子正三刻
2:00丑初初刻
。。。。。。
以此类推。
其实,清朝在西方的钟表传入来之后,时辰上的概念已经跟现代的差不多了,比如12:18分,叫做午正一刻三分,午正一刻是12:15,15+3分=18分。
至于长度的设定,我才用的是隋唐的尺度,当然,取整数的,方便计算。
一里=500米,
一丈=十尺=3米,一尺=十寸=30厘米,一寸=十分=3厘米,一分=十厘,一厘=十毫,一毫=十丝,一丝=十忽。
扩展1:
古代时辰,其实也是有秒这个概念的,不过并不具体,在一个日冕上,秒如芒这样细。
至于忽,在时辰上同样有这个概念,忽如最细的蜘蛛丝。忽然忽然,用来形容时间极短,就是这样来的。
扩展2:
百刻制
《灵枢·五十营》:“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如此推算,古代(明朝以前)的一刻等于现代的14.4分,即14分24秒。午时三刻斩首,时间是现代的11点43分12秒到11点57分36秒。至于清朝的午时三刻则是大部分所认知的11:45-12:00了。因此,如果别人说起午时三刻斩首,那你要看他说的是明朝以前还是清朝的时辰,这里面是有明显差异的。
别把清朝的时辰跟明朝以前的搞混,这就跟大人这个称呼一样。别看多了电视剧电影就以为明朝以前的官都是叫做某大人的,比如狄(仁杰)大人,那是很逗的。即使是在清朝初期,大人也不是随便一个县官什么的能当得起的,只是到了清朝后期,大家的脊梁都弯了,要奉承的人多了,于是才满大街的大人。
至于百刻的时间,并非按顺序均分到每个时辰里面的。
晝夜百刻,每刻是六小刻,每小刻又十分,故晝夜六千分,每大刻六十分也。其散於十二辰,每一辰八大刻二小刻,共得五百分也。這是古法。
换言之,半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小时,是四大刻+1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