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喇叭裤在沪城热销-《一九八一年》


    第(2/3)页

    于是乎,宋春华就没能按时来办公楼上班,因为她被一百几十人堵在家门口了,而且人越聚越多。

    这些人绝大多数是拖家带口的“黄陈居委会”居民,他们都在恳请宋春华尽快安排自己、姐弟、子女工作。

    他们都听说了“新风服装箱包厂”工资高,生产的产品在沪城卖得很好,肯定需要不少工人。

    这些话都是八个女工传出去的,因为张芳芬前几天拿到了徐胜男托成胜利带回的一万多块钱货款后,宣布了好消息。

    “新风服装箱包厂”生产的“喇叭裤”在沪城热销,每个月生产二千条都不愁销路。

    徐若男这段时间生意越做越好,他不仅仅在一个星期时间完成了“喇叭裤”的销售捎来货款,还写了信催货。

    因为有不少个沪城的体户寻到她的店里要求进货,不仅仅要进“喇叭裤”,“双肩包”也要,有多少要多少。

    出货量越来越大,服装店里只有两个人已经忙不过来,徐若男又找了一个小保姆来打工。

    黄瀚回信时告诉徐若男,以后“双肩包”、“喇叭裤”、牛仔衫的产量会越来越多,全部在她的店里零售肯定卖不了这么多。

    店里的运动服、海魂衫、广东时装等等如何销售,黄瀚不管,但是要求“风”牌系列一定要以批发为主,至于徐若男加价多少,黄瀚也不管,但是要保证到货十天内回款。

    黄瀚对“风”牌系列在沪城大卖有足够的信心。

    香港、广州那边的货质量不比“风”牌好,那一边的人工价格高,成本价肯定高于“风”牌。

    原本南边过来的服装是因为式样新潮具备优势,但是跟“风”牌比就不值一提,因为黄瀚是个过来人,到了什么时候会流行什么服装了然于胸。

    细算算,在沪城销售的广东货肯定要加上运费,加上个体户的火车票钱和进货路上的花费,加上二道贩子赚走的差价,跟约等于直销的“风”牌产品相比完全处于劣势。

    做服装最难的其实是无法掌控潮流,然黄瀚这个穿越者能够预知未来,“喇叭裤”只是个开始,接下来幸子衫、光夫衫……

    把这些服装一一做出来,可以满负荷开工两三年,赚到的利润足够做强“新风服装箱包厂”。

    有了实力,上了规模,更加具备成本优势。

    加上在把握流行趋势上能够领先一步,即便做不成天王老子,打造出一个知名品牌还是十拿九稳的。

    黄瀚还会率先走专卖店的路子,先立足大城市,再往小城市延生,发展十几年把“风”牌做成上市公司也是可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