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顾名思义,济阴城在济水之南。 由此向东约莫十余里,就是古菏泽。 过了菏泽,便是人间路的尽头, 东向既是巨野之泽,齐鲁崇山,山水险恶之地,历来是龙蛇混杂,匪寇盘踞的所在。 如果想要重蹈人寰,唯一的选择便是北渡济水。 菏泽下游成泊,水深较浅,有孔氏的后人在济水南北都建了村寨,于河中下桩以便路人渡水。 菏泽孔集的孔氏分家,在族中分量极重,后世还曾经有孔氏家主特意落葬于此,多半是因为孔集贯通南北的特殊地理位置,为这千年不倒的大家族提供了一道可观的财源。 济水天下至清,水中的木桩在月色下一样清晰可见,对于庆云这一行人自然不在话下。 过孔集复行半个时辰,路旁便可见滔天大泽。 一处城寨临水而立,便应是郓城了。 郓城虽然不大,却五脏俱全。 由济阴至济南,如果不想渡巨野穿崇山,挑战梁山寇景山虎, 那就只能借道郓城,两渡济水了。 虽然这处小城寨与匪巢隔湖相望,但附近的盗匪似乎都存在着某种默契,绝不会在郓城的地界生事滋扰。 因此郓城的住宿条件和治安始终是郡内仅次于济阴城的所在。 庆云一行人入城之后,没有去投官驿,而是挑选了当地最大的客栈住了下来。 “你注意到了么? 那个老板是个练家子。 精光内蕴,双臂稳定有力,似乎不是庸手。” 宗罗云和萧锋小声交流着。 “何止老板,就连那几名伙计也不一般。 这里不是普通的客栈。” 萧锋补充道。 庆云皱了皱眉, “那我们还要住吗?” 郦侯爷笑道, “庆宗主还怕小贼不成? 郓城的治安风评一向极佳,想来不会有人堂而皇之的开设黑店。 只是附近匪寇横行,没些家底,怕是也镇不住场子。 别想太多了。 明日还要赶路去济南换官引,早些歇息。” “我们还要去换官引吗?” 眼下他们这一行人已经是济阴民乱的嫌疑人之一了,庆云对投官这件事毫无底气。 “否则如何?做一路氓流? 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心,家父与济南相鹿生有旧。 今夜我会就济阴之乱写一份详细的奏报,明日依例投贴,想来还是能解释清楚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