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一丝转机-《豪门医少》


    第(2/3)页

    孟大刚听了,不由得一屁股坐进了沙发里面,有些颓然地说道,“唉,现在这个官儿,实在是越来越不好当了!”

    张成林虽然没有附和孟大刚,但是心里面的想法,未尝不是如此。

    如今这一段儿时间内的变化,确实给他们一种这样的感觉,各方面对于官员们的监控越来越多了,正如那句话所说的,要给权力套上笼子,以前不过是说说而已,现在可是真的这么在做了。

    张成林也有点儿怀疑,若干年之后,或者愿意当官儿的人,会锐减下去,不再是像现在这样,每年国考的时候,总会有一大堆人挤着要过独木桥。

    虽然听上去有点儿不可思议,但是不愿意当官儿这种事情,以前并不是没有发生过,事实上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就连续发生过两次类似的辞官潮。

    只不过当年那个时候,大家辞职是为了下海经商,而现在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就只是单纯地觉得,官不好当,风险太高了。

    毕竟好好当官儿的油水不大,但是不好好当官儿的风险又太高,与其在这个圈子里面战战兢兢地捞钱,还不如在体制外面呆得自在。

    下午的常委会上,孟大刚还是坚持提了一下,认为甘露县的班子还是可以挽救的。

    “如今的情况,大家也是清楚的。”孟大刚说道,“甘露县确实是有问题,公路上种豆苗也确实荒唐可笑,但是他们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以前甘露县的交通不便,现在公路修得宽敞平坦,老百姓们是受益了。再说了,不是还有一个土地置换嘛,我们总不能用当年闹出来的错误,惩罚现在的干部。”

    听了孟大刚的话,常委们的表现各不相同。

    市长吴润泽是主张严办的,“孟书记的话虽然也有一些客观的道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清楚,甘露县的问题,并不仅仅在这方面,工程当中暴露出来的一些贪腐现象,已经很严重了。如果我们不从严处理甘露县的班子,或许省里面就会从严处理我们河西市的班子了。”

    事实上,吴润泽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跟甘露县的问题没有什么瓜葛的领导干部的想法。

    既然甘露县出事儿了,那就让他们承担责任嘛,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你自己搞出了问题,就要有承担后果的觉悟,不能指望人家站出来给你撑场面,毕竟现在这个年代,能顾得了自己就不错了,肯拉人一把的绝对都是圣人,要么就是绝对的自己人。

    指望别人,不给你落井下石就很够意思了,其他的真不敢多想。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一阵子,然后张成林就问林萧,“林书记负责纪委工作,你是怎么个意见?”

    此时众人的目光都转到了林萧的身上,毕竟林萧才是纪委书记,他在这个问题上是具有天然优势的。

    如果林萧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其他人最多也就是在旁边儿说一说自己的意见,并不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林萧沉吟了一下,然后才说道,“其实,对于甘露县的问题,如果只是违规占用基本农田,但是做了事后补偿,比如说土地置换什么的,倒也罢了。那块儿河边儿的置换土地我看过,是一大片盐碱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