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殷素素在武当山下一直等到张无忌痊愈的消息才跟着殷野王返回天鹰教,临走时,她还把当初上山时住的那间客栈给烧成了灰烬。 客栈老板一家七口都被她杀了个一干二净。 倒是恢复了一些当初视人命如草芥的天鹰教殷大小姐的风采。 之后苏信又在武当山上待了十天,在这十天里,张三丰也信守诺言,与苏信仔细分说了他踏入十二重楼天地之桥之后的感悟与经验。 这些感悟跟经验对于苏信来说弥足珍贵。 他这一路修炼。 都只是一个孤家寡人,到张三丰的这次深谈,才算是遇到了第一个同道。 跟张三丰的这番深入的交谈之后,苏信才知道,为何以张三丰这样的武道天赋,足足花去了十五年才踏出第一步,又十五年才只走过了三重。 十二重楼又叫天地之桥。 武道上的修为到了他这个层次,只是单靠积攒内力,已经无法再引起质变。 内力的加深固然会增加实力,但是却无法踏上十二重楼。 一名武者想要踏上这一条由凡俗变成超凡的通天之路,必须要在感悟天地万物当中凝结出独属于自己的武道意志,将其烙印在天地当中。 所以,任何一名武者,在这条道路上留下的每一步,都是只属于他自己的脚印,其他的武者只能够参考而不无法复制。 张三丰用以凝聚自己武道真意的武功并不是他此时正在创制的那门‘太极功’。 太极功只是他传之后代的武功。 他用来凝聚自己武道真意的,是他七十岁时,参悟天地,观真武神像旁的龟蛇二山,从宏伟磅礴的山势里参悟出的一门武功。 只是龟蛇二山大气磅礴,从山势演化出来的武功,森然万有,包罗极广,即便是以张三丰的天赋悟性,也难以将其化合唯一,融为一体。 最后只能是一分为七,将这门神功分化成了七门不同的武功。 这便是‘真武七截阵’。 真武七截阵名为阵法,实际上是七人同使七门不同的武功,一人独用时便奥妙无穷,两人用时相辅相成,威力大增一倍,三人用时比两人用还要强上一倍,四人时便相当于八位同级高手,五人时相当于十六位,六人时便是三十二位,七人合用便是六十四位。 张三丰说是十五年才迈上了三级阶梯。 实际上,他是花了十五年时间,将这真武七截阵里的武功融合了两门,一口气迈出了三步,走过了十二重楼的前三重,后十五年便一直困顿于此,无有寸进。 是以他才会在说起时一脸愧色。 不过在苏信看来,以张真人的武道天赋,之所以这十二重楼之路走得如此缓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