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我的意呆利》


    第(3/3)页

    英法为这次调停,向希腊运送了上万支枪支。而俄国为这次调停,向塞尔维亚送去了八千支步枪以及四十门火炮。

    德奥为这次调停,向罗马尼亚输送了一千万马克的武器弹药。为此德奥还向其承诺,保证其与俄国边境的安全。

    至于意大利,虽然没有向巴尔干几个国家输送武器,但是也给了暗示,意大利将保证绝对的中立。言下之意就是,保加利亚绝对不会得到意大利的帮助。

    虽然保加利亚之前与意大利关系密切,但是其壮大已经影响到意大利在巴尔干的利益。意大利以及各国列强绝对不愿意看到,巴尔干地区出现一个实力远超其他国家的地区强国。(巴尔干地区在一战前,绝对不可能出现地区强国,因为根本壮大不起来,谁冒头谁被收拾,必要时奥地利与俄国会亲自下场。)

    至于为什么突然间各国有了默契一致的行为,道理很简单,保加利亚的扩张威胁到了各国对巴尔干的利益,他们要打掉保加利亚人的野心。

    于是乎,在各国努力的调停下,事情变得越来越糟。不只是保希两国,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都表达出不满的态度。

    面对三个恶意满满的邻国,保加利亚政府感到不对劲,此时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必须想办法破局才是。

    还别说,保加利亚还真想到一个破局的办法,那就是先发制人。趁着三国还没准备好,先打退一国再说。

    而保加利亚选择的目标,就是与自己有纷争的希腊。

    于是在1908年的11月19日,保加利亚以希腊侵占理应属于自己的萨洛尼卡以及哈尔基季基半岛为由,向希腊递交了宣战书。

    而在得到保加利亚向希腊宣战的消息后,塞尔维亚与罗马尼亚随即要求其立刻停止对希腊的侵犯,同时两国还宣布与希腊组成同盟,共同应对保加利亚的军事行动。

    一场新的大战,就此在硝烟未平的巴尔干重新燃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