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班师(第二更)-《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藩王在辽东建立封国,永世传承下去,就如同用树木稳固泥沙,辽东疆域,可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

    “此法虽有效用,可哪位藩王愿意去辽东呢?”刘健抚须反问。

    “就让藩王大计中,最后一位藩王前往辽东如何?”

    严成锦心想,藩王在封国做酒囊饭袋,还不如让他们去辽东做朝廷的堡垒。

    也算人尽其用,没白吃朝廷的大米。

    以大明的财力,建造一座城虽然吃力,却并非办不到。

    建州女真和东海女真生活的地域,是黑龙江、辽宁一带。

    这些地方,在后世,也是能生活人的。

    而如今,因为卫所制度的崩坏,导致百姓往南逃窜,远离征兵。

    “如今,藩王考核大计的最后一人是谁?”弘治皇帝问。

    百官纷纷看过来,总觉得严成锦故意为难。

    严成锦拿出藩王大计的考核总排名册,“回禀陛下,是寿王,不过,这名册的排名,会随时发生变化。”

    弘治皇帝拿过册子翻开几页,评定的名次,果然一直在发生变化。

    “将藩王封到关外,也并非史无前例,朕记得,高皇帝就曾将宁王朱权的封国,封在关外,令其镇守边疆,诸公以为,严卿家的提议如何?”

    韩文拱手作揖:“将封国封在辽东,还需给王爷建立王府,以及安置百姓。”

    “更重要的是,辽东冻土难以耕种,一向以打猎为生,大明百姓耕种娴熟,却不谙狩猎,只怕、严成锦说的,只是空谈。”谢迁点头。

    户部的官员颔首点头,辽东地幅宽广,而大明,正是对这块地没兴趣,才让给。

    他们考虑百姓的税赋问题,你打猎不种田,还怎么交税?

    后世辽东及黑龙江,不仅能住人,人口还不少,这点可以确认无疑。

    但要如何说服陛下和百官?

    严成锦仔细想了想,道:“辽东及以北之地,可种玉米,虽是一年一种,赋税不多。

    但朝廷,可将辽东设为特辖区,一年只收一次税赋。”

    种得少,还要交一样的税赋,这就鱼肉百姓了。

    在大明建立特区,独立于朝廷体制之外,特殊管理,可以打消百姓的顾虑。

    只是,此举不吝于更改祖制,不知陛下和百官,同不同意?

    “一国收两种税赋,卿家是怎么想出来的?”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

    这听起来,不是夸人的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