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俸禄折色-《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朝廷只是将大明宝钞改了名字,叫做弘治银票,骗傻子呢?

    严成锦对着王不岁道:“为何无人存白银?”

    “您都不存……当官的都不存,士绅哪里敢存?”王不岁苦着脸。

    担心白银会贬值,但又怕存进去的银子,会被朝廷霸占。

    虽然慌张,但不敢存。

    不过,这一番话点醒严成锦。

    官绅能触及朝中大事,在士绅中,扮演着风向标的角色。

    豪绅们看官绅都不存,哪里敢存。

    尽管跋山涉水,押运白银交易,很不方便,但只药白银在手里,就安心。

    严成锦命人准备轿子,来到李府见李东阳。

    “李公可知,士绅为何不存银子?”

    李东阳目光灼灼,露出慈善又意味深长的笑容:“你知道?”

    “百官不存,士绅才不敢存。”

    严成锦知道,若直接谏言,就会与百官站在敌对的位置,需李东阳力挺。

    李东阳陷入沉思。

    换而言之,就是让百官先存白银,换成银票,再号召商贾来存银子。

    谏言的人,必定会引起百官不喜,难怪此子来找他。

    “你想让本官如何?”

    “下官明日谏言,还请李公帮下官,附议。”

    李东阳欣慰的神色,渐渐变成鄙夷。

    紫禁城,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向萧敬:“朝廷的商号,有人去存银子吗?”

    “回禀陛下,同前日一样,只有太子殿下一个人。”

    弘治皇帝面色惆怅,从御座上站起来,在御前走了几步。

    总不能下圣旨,让官府监督百姓存银子。

    那样,朕岂不成了暴君。

    “诸公以为,如何处置?”

    刘健几人面面相觑,茫然不知所措。

    严成锦瞥了李东阳一眼,发送暗号。

    随即,他站出来一步:“臣有三条谏言,应当可行。”

    弘治皇帝微微侧头,看向严成锦,目光示意:你继续。

    “第一条,先让百官将家中银两,换成银票。

    第二条,将官员的俸禄支给,以折色五成的比例,换成银票。

    第三条,朝廷将商号中的储银,公之于众。”

    商号无人,是因为豪绅不相信当官的。

    若连当官的换了银票,虽然不至于全民皆换,至少会有领头作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