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大明新朝阳产业-《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严大人送母亲此物?    只怕会引来爹爹不喜。”李清娥有些担忧道。

    “就算不送?    李大人也不喜欢本官。”

    严成锦忽然想立律法,在大明推行恋爱自由,不再受父母媒妁制约。

    到衙门的礼房登记,就可以结成姻缘。

    应该会被读书人骂死吧?

    严成锦道:“小姐,可否借手一用?本官想量量尺寸。”

    李清娥花容失色?    听闻严成锦的话,羞得两颊微红。

    虽说父亲不在府上?    可下人还在周围。

    何能和风娇大惊,想不到少爷?    会说出这等伤风败俗的话。

    “前些日子,得了一块青白石头?    不是上好的玉石?    却还算好看?    想做成镯子相赠。”

    大明读书人,流行送定情信物,玉石、银饰或者木梳,用于睹物思人。

    严成锦虽不喜欢这套。

    但李清娥毕竟是大明人,要入乡随俗。

    李清娥心知是定情,心中微动:“此物,要问过爹爹,小女才能收下。”

    “无妨,本官会在家书中,向李大人提亲。”

    一阵轻风吹过,周围的下人纷纷石化。

    这是趁人之危,老爷在府上的时候,你怎么不提?

    严成锦看向李清娥。

    自从弘治十一年登门,他与李清娥,相识三年有余。

    通过重重考核,是大明为数不多能与他结成姻缘的女子。

    大明女子出阁早,十六就可以出阁。

    三年前,李清娥就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

    为他耽搁三年,再不出阁,恐怕会在京城,招来闲言闲语。老爹在家书中也常催促,让他早已成婚。

    李东阳段位极高,但试着提提,也无妨。

    ………

    奉天殿,

    看到都察院只有五人,弘治皇帝眉头渐渐皱起:“严卿家告假了?”

    感受到大臣们的目光,方学思索片刻,微微躬身:“严大人似乎去了李府,命臣代为告假,这是疏奏。”

    小太监拿着奏疏,呈上去给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瞥了眼后,交到一旁。

    “昨日,朕看到监察御史王士召疏奏,京城一连烧毁屋舍十余座,灾火实多,朕想在朝阳门外,引水修河渠,诸公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

    京城若失火,后果极为严重,故有制,在京城设火甲。

    但仍需要用修沟渠,让百姓有近处可以取水。

    工部曾鉴担忧:“臣恐会引得良乡水位跌落,不利于商船和漕船通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