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担任主考官-《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张贤和李东阳都是礼部的尚书?    礼部的主要业务是科举?    陛下多半,会从他们和詹事府中挑选。

    严成锦抱着芴牌?    这种事与都察院无关。

    大臣们羡慕得紧?    监考能与新入的官员结成师傅与门生的关系,有助于升迁。

    “朕想了许久?    詹事府杨卿家担任今科主考官。”

    杨廷和微微躬身,致歉道:“臣恐怕不行?    臣之子杨慎?    也是今科考生。”

    萧敬低着头,面上有点慌乱。

    陛下今日忽然提及此事,未与他商量,否则?    他必定会禀告。

    弘治皇帝错愕片刻?    眉开眼笑:“那就由内阁李爱卿担任吧?”

    每年抡才大典,总共要任命四位主考官,秋闱两人,春闱两人。

    其中必定会有礼部的官员,而张升在上次已担任?    给李东阳合情合理。

    李东阳躬身领旨:“臣遵旨!”

    大臣好奇的是,第二个主考官是谁?

    弘治皇帝看向礼部?    微微张口:“第二个主考官,朕选了都御史严成锦。”

    严成锦芴牌差点掉到地上?    陛下你可否按常理出牌,监考什么时候成都察院的事了?

    谢迁冷静下来?    微微抬头望着弘治皇帝。

    历代以来?    主考官从内阁和詹事府中挑选?    其次是六部。

    都察院只作为监察和封卷的佐官,不直接参与出题。

    杨廷和着急地道:“陛下,严成锦虽是状元出身,可学问终究比不上六部的诸公,臣以为,梁公、屠公、魏公都比严成锦合适。”

    梁储是状元出身,学问不必质疑。

    屠勋和魏勋分别为刑部的左右侍郎,学识高卓,常担任经筵的讲官。

    “臣也以为,严成锦不能胜任,此子年纪,与今科考生无异,如何服众?”

    “王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议!”

    百官们仿佛是串通好了一般,纷纷持着芴牌躬身。

    他们有族氏子弟和门生,参加科举。

    让此子出题,说不定比程敏政还妖,就怕没几个人能考过。

    杨廷和尤其紧张,严成锦是睚眦必报的人,杨慎今年参加科举,若在科举中稍有为难,就有可能考不上解元。

    三元中第,是他寄托于杨慎的期望。

    严成锦头一回赞成百官的看法:“杨大人所言不错,臣资历尚浅,学识浅薄,不能担任今科考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