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殿前问罪-《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臣就是严成锦。”

    太上皇两颊的肉狠狠抽搐一下,看着眼前的铠甲。

    诸公投来诧异的眼光,可下一刻,却回到严成锦私放宁王的事上。

    “严大人明知道,需押朱宸濠回京,为何还要放了他?”王鏊不满。

    李东阳微微低头,希望此子在回来的路上想好了计策。

    在朝堂上,他不便替严成锦说话。

    且此事,确实有罪。

    “宁王在南昌准备多年,百姓皆为宁王守城,臣若与宁王死战,或许,要屠戮南昌城的几十万百姓。

    这些百姓只是受了宁王的蒙蔽,宁王给他们栗米,他们就为宁王效死。

    可见是忠义之人。

    如今大明多地起兵,黄册人口急转直下。

    臣让宁王率军离开大明,是为保下南昌城的几十万百姓。”

    朱厚照很有义气地道:“老高所言属实,百姓将巨石搬上城墙,替宁王守城,儿臣亲眼所见。”

    宁王区区一个叛贼,竟如此得民心,诸公有些不信。

    毕竟起事要劫掠钱粮,作为军饷。

    太上皇弘治看向牟斌。

    牟斌知道,只能由他来佐证了,“臣等到南昌时,叛军还在招募兵马,都是南昌百姓。”

    太上皇面色凝重,朝廷管制之地,百姓竟对宁王的忠心,胜过朝廷。

    诸公又看向王守仁,严声斥责道:“心学,真是蛊惑人心的邪说!”

    “心学动摇了国本,再如此下去,不知多少人要反抗朝廷。”

    刑部右侍郎张子磷躬身道。

    王守仁早就料到,诸公会以心学问罪。

    宁王在南昌大肆宣扬心学,私底下,还令谋士专研心学。

    齐谚名又以心学为事由起兵。

    心学传扬之初,朝中的大臣便不同意。

    如今,更有了理由。

    严成锦微微转过头,看向王守仁,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宁王起兵造反,若心学和此事沾染上关系,王守仁被问罪事小,恐怕心学也传播不下去了。

    朝廷就算为了提防心学再弄出一个朱宸濠来,也会让心学胎死腹中。

    心学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这种新潮的思想,的确容易让百姓有勇气,来反抗封建制度。

    “臣知罪。”王守仁道,朝中只有老高兄赞成他的心学。

    太上皇弘治面露难色,王守仁替朝廷平定多次叛乱,是难得的文武全才,又是王师傅的儿子。

    但两番起事又与王守仁有关。

    不罚,也怕心学蛊惑更多的百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