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不行拉倒-《大唐从献药开始》


    第(1/3)页

    顾宝打开一看,好家伙,都是各式各样的计划书,和调研书。

    顾宝一个一个的看着,越发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等于他什么都不用出,只出个人。

    他有些不明白两人为什么找到自己头上了。

    但现在人家给他制定了目标。

    顾宝直.接.干就是了。

    ---------

    郑家在长安的产业,为丝绸、茶砖。

    这几样,可以说不仅在长安具有巨大的产业占比,便是全天下也是如此。

    郑家在长安一共有四大绸缎庄,各家进货,大都是从他们这四家进货。

    当然这四家虽然都隶属于郑家,但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属于郑家下面的各房。

    比如占据最好位置的则属于大房,次要位置的则属于二房......

    以此类推,最差位置的,比如长安最南侧的,则属于四房。

    同时也是最不赚钱的一处绸缎庄。

    不是说不赚钱,而是说付出和价值回报不等同。

    因此郑家四房,早已经有了把这个绸缎庄卖掉的打算。

    毕竟他们还有其他的生意,把精力投在上面,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但卖掉可不容易。

    这处绸缎庄虽然隶属于四房,是他们的私有产业。

    可他也是郑家的。

    尤其是位置还是在长安。

    几房利益倾轧,他们的市场份额被占到最低,这些都是窝里斗。

    如果要是卖出去的话,他们脸上无光不说,肯定还会被家族人骂。

    因此四房虽然有这个心,但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于是时绸缎庄就成了四房的心头病。

    没人想打理,市场份额被挤压的越来越少,整天被其它三房笑话。

    不赚钱,还难受,搁谁都不自在。

    王霜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让顾宝去打他们的注意。

    买下郑家生意最差的绸缎庄,以此为基础,开始他们的商业版图。

    不过郑家的绸缎庄再不赚钱,也是相对而言。

    不拿出对等的东西,或者足够的利益。

    郑家显然不可能售卖。

    毕竟郑家能有如今的名声,可不是依靠变卖家族产业获取。

    顾宝带着这份疑惑,和母三娘来到了郑家四房的绸缎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