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关家父子目前是各有幕府,各行其事。 当然父子还是一体的,并没有生出什么间隙,龃龉。分开只是为了更好方便管理。 毕竟关家的地盘,势力太狭长了,横跨益州,荆州。而且几乎是一个自西到东的长条形。 不管是江夏,新野,房陵,汉中都是前线,随时可能爆发战争,没有后方的稳固基地。 关羽远在新野,管得了汉中的事情? 关平远在汉中,管得了江夏的事情? 父子二人便只有如此行事了。 遇到事情父子二人也会交流协调一下,比如说任命诸葛亮为郡守,乃是关羽的主意。但是任命诸葛亮做军师中郎将,掌五六千兵权,却是关平的主意。 因为关平知道了诸葛亮要招募雷绪,陈兰的事情,关平狐疑雷绪,陈兰先是袁术部将,后沦为贼寇,恐怕人心难测。 诸葛亮手下有兵马,才好镇得住这二人。 至于诸葛亮请求派遣丁奉去江夏,关平也是从善如流了。 说实在的,其实荆州发生的事情,也确实是出乎关平的意料之外。刘表早死,这是没料到的。 蔡瑁,张允扶持刘琮上位,这是可以接受的。 刘琦不能说服文聘开了城门,迎接关羽进去樊城,这也可以接受的。但是诸葛亮忽然南下江夏,屯安陆。 又让刘琦成了荆州刺史,名义上与刘琮分庭抗礼,这步操作是关平没想到的。 至于后来诸葛亮在江夏干的有声有色,写信找了蒋琬做江夏长史,也就是副手,然后成功招募了陈兰,雷绪率领五六万人来投奔。 这关平听了之后,并不觉得惊讶。 诸葛亮要是没这点本事,他还是诸葛亮吗?再说了,还加上一个蒋琬。这也两个人如果连雷绪,陈兰都搞不定,连经营只有三座县城的江夏郡都经营不好。 如果是这样的话。 关平就要怀疑这两个人是假的了。 而诸葛亮在江夏干的有声有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既蚕食荆州,又增加土地实力,还占据了江夏安陆这一块的战略要地。 诸葛亮给了关平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让关平不得不再一次感慨。 果然只有打仗才是增加实力最快的方式,没有之一。他帮备备出谋划策,经过好几年才又了新野二三十万百姓,打下房陵,便多了三十万人口,打下汉中,便多了五十万人口。 这一次诸葛亮打下枣阳,随州,安陆,又是增加了十几万人口。 正所谓抢钱抢粮抢那个啥。 经商?经商只是个辅助手段,靠经商发展一个势力,那黄花菜都凉了。 当然抢粮抢钱抢地盘的后患也是有的,现在关平便为如何处置五斗米教而头疼不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