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万邦在答题纸上的注解是他毕生所学的精华提炼,他用有限的篇幅诠释最核心的数学思想和技巧,他在点拨沈奇。 教科书上无法学到这些,至少不如张万邦的注解这么具体、这么聚焦、这么有针对性。 沈奇秒懂,困扰他一个多星期的瓶颈瞬间突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张老师写的全都是精华,受益匪浅!” 系统闪现出一行文字:“宿主在数学专业领域得到高人指点,领悟了新的专业技巧,学霸积分+100。” “100点!辣么多!”沈奇兴奋的跳了起来,张老师你是高人呐,你教我知识,帮我刷学霸积分,千言万语归纳为四个字就是:师恩如山。 沈奇吸收消化了昨天的五道题,将这份“密卷”编号为“内参1”,收藏进书包里。 接下来沈奇开始研究“内参2”,即张万邦今天出的5道题。 数学跟其他自然科学不一样,这门学科无法通过实验设备来验证理论假设。 数学的实验主要靠脑补,在充分洞察理解各种理论、概念后,通过推导、证明、假设等方式提升熟练度。 之后两周沈奇的日常是,每天早上和中午各去张万邦的办公室一次,交割“内参”。 对于沈奇而言,张万邦有两个身份,在课堂上张万邦是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他讲解高中数学知识点。 课堂之外张万邦是点拨沈奇的“高人”,他传播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 “宿主认真听讲一节物理课,学霸积分+1。” “宿主没有认真听讲语文课,学霸积分+0。但宿主在语文课上破解一道数学题,学霸积分+5。” “宿主进行了1小时的跑步、打球等体育锻炼,学霸积分+1。” “宿主在数学专业领域得到高人指点,领悟了新的专业技巧,学霸积分+100。” “宿主自学《数学分析》3个小时,学霸积分+10。” …… 沈奇的时间排的很满,他每天稳定收入120~130点学霸积分。 其中贡献度最大的渠道是“在数学专业领域得到高人指点”,即沈奇与张万邦之间的课外互动。 张万邦在课堂上讲解高中数学,已无法给沈奇提供哪怕1点学霸积分。 但在更专业的数学领域,张万邦每天稳定提供100点学霸积分给沈奇。 在“师徒模式”的带动下,沈奇的数学实战能力进一步提升,他的“内参”系列已经收藏到了“内参15”,研究范围扩展到不定积分、傅里叶级数、双叶旋转双曲面、椭球面等领域,覆盖高代、数分、解几等几个分支,沈奇现在去参加数学系大一大二的专业考试,应该也不会挂科。 4月份对沈奇来说是进步神速的一个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