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主世界,襄阳城的传送阵,年轻的诸葛亮从中出来,打量这座巨型城池。 楚天在国战前,曾向诸葛亮交代了新的任务,要求诸葛亮拜访隐居在襄阳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学习奇门遁甲之术,以达到巅峰。 襄阳城无疑是荆州最大的城池。 原本的宋王杨十郎向楚天投降,让襄阳避免了战火,因此襄阳城依然繁荣,襄阳的世家们,蔡家、庞家,依然门庭若市,仿佛一切未变。 诸葛亮的从父诸葛玄此时在襄阳担任官吏,听说侄子诸葛亮来荆州,于是前来接应。 “昔日汝父病亡,我正待前去泰山郡接你们兄弟数人来到荆州避难,可惜当时兵荒马乱,书信滞后,而你们已被夏王收留,回到琅琊国故地,于是不再勉强。没想到,这一晃就是十余年过去,而你也成为人中龙凤。可有表字?” 诸葛玄上下打量成长起来的诸葛亮,此时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有几分其父的样子,让诸葛玄老泪纵横。 琅琊诸葛家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更加昌盛。 诸葛亮答道:“陛下赐侄儿表字‘孔明’。” “孔明……诸葛孔明……好,甚好!既然是夏王赏赐的表字,那么定当珍惜,奋发图强,不可辜负夏王厚爱。” 诸葛玄更加重视诸葛亮,眼神之中有神采,认为诸葛亮可以让琅琊国诸葛家名垂青史。 “还请从父引导,带侄儿前去水镜庄,拜访水镜先生。” 诸葛亮依然将楚天的命令放在第一位。 既然楚天指名道姓要求楚天去拜访水镜先生,从水镜先生那里学习一些本事,诸葛亮无不听从。 楚天在诸葛亮心目中,甚至高于多年未见的诸葛玄。 “我已令下人备了马车,这就前往水镜庄。” …… 水镜庄,云雾缭绕,樵夫、村民隐约可见,一辆马车在泥泞的土路行走,到最后? 诸葛玄、诸葛亮不得不放弃逐渐颠簸的马车? 徒步上山。 “此地鸡犬相闻,乡野山村? 水镜先生隐居于此? 草舍三闲柳作椽,胸中绰然? 物我两忘。” 诸葛亮得知水镜先生在山林之中隐居,不禁感慨。 诸葛玄说道:“水镜先生在荆州素有名望? 有人以为是高人? 也有人以为是平庸书生,我也不知其真才实学。” 诸葛玄、诸葛亮一路来到水镜庄的庄门,遇见书童扫地。 书童见到他们,于是说道:“两位必定是琅琊诸葛氏? 先生已经在庄园内等待两位? 请随我来。” 这下诸葛玄也诧异:“水镜先生真乃高人也。” 诸葛玄与诸葛亮进入水镜庄,发现此地有几间茅舍,组成一座简陋的庄园。一个老者正在采桑叶,还有一人,年纪比诸葛亮稍大? 却大不到哪里去,正在与司马徽交谈。 书童对老者说道:“先生? 两位客人已经带到。” 诸葛玄见眼前这个再寻常不过、正在采摘桑叶的老者竟然是传说中的水镜先生,不由诧异:“大丈夫处世? 应该地位显赫,为何水镜先生要做治丝妇女之事?” 司马徽微微带笑:“莫非要高阁侍女? 才显与众不同?” 与司马徽交谈的年轻人长相奇特? 好奇地打量到来的诸葛玄、诸葛亮二人? 最终视线落在了年纪相仿的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也与此人对视。 司马徽说道:“夏王已经与我这种山野村夫提前打过招呼,请我教导孔明。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不知孔明想要学习何种技艺?” 诸葛亮答道:“治国之学。” “哈哈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