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名单被公布之后没多久。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的成员,随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开始介绍获奖者的主要成就,并解释相关的科学背景。 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成员奥尔加·伯特纳向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介绍到:“宇宙中曾有两个黑洞发生碰撞,所产生的引力波跨越漫长时空,历时13亿年抵达地球,在2015年9月14日,被位于米国的LIGO探测器探测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引力波。” 引力波可以看做是一种时空涟漪,就像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 最早是在百年前,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但是爱因斯坦认为,引力波是难以被探测到的,因为相关信号非常微弱。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引力波的探测上,是要比粒子探测还要难上许多的。 LIGO项目使用巨大的激光干涉仪,在引力波通过地球时,探测到的是比原子核还要小很多的变化。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介绍相关科学背景时,还着重强调了一点。 那就是LIGO项目集纳了全球多地1000多名科学家的努力,通过多年的探索,才最终集中众人的智慧,探测到了引力波。 当然,这其中以这次的两名获奖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雷纳·韦斯在约40年前提出了探测引力波的方法,基普·索恩在科学和管理等方面有巨大贡献。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成员安德斯·伊勒贝克也表示,近半个世纪以来,科学界逐渐认可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2015年,人类才第一次真实地探测到引力波,这是此次获奖者所作贡献的价值所在。 同时,安德斯·伊勒贝克还认为,引力波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全新的观察方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在宣布了这两位因引力波这一众望所归的科研成果,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员名单后。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常任秘书戈兰·汉松,还拨通了雷纳·韦斯的电话,将这个消息,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告诉雷纳·韦斯。 得知这一消息的韦斯教授自然十分地高兴,还表示会将这一好消息通知自己的同事,另一名获奖者基普·索恩的。 在引力波的获奖消息全部交代完之后,便来到了粒子物理学的领域,也就是胶球的发现。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成员恩德里·斯坦利率先说道:“自从标准模型诞生以来,粒子物理学便踏上了快速发展的车道,粒子物理学家们也致力于发现标准模型中所预言的许多粒子的存在。” “在这个过程中,粒子物理学界先后发现粲夸克、顶夸克、底夸克等诸多粒子,极大的补充和完善了标准模型的理论。” “但是,即使我们已经发现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也还是没有探测到胶球的存在。它一直是一个仅存在于理论中,是一种假想的复合粒子。” “直到今年,我们的获奖者陈舟博士,带领SLAC的研究人员,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为我们奉献了一场胶球的盛宴!” 在恩德里·斯坦利说完之后,另一位评奖委员会成员安德斯·伊勒贝克也开口说道:“胶球是量子色动力学所预言的粒子,是一个存在于预言中数十年的粒子。” “实际上,按照目前粒子物理学界的发展情况,以每个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的设备配置情况,都是满足探测条件的。” “甚至于,早在多年以前,我们的粒子加速器就完全有能力达到胶球能够被产生的能量水平了。可是,我们一直没有探测到这一存在于预言中的粒子。” “直到今年,陈舟博士通过完善基本粒子理论,解决色禁闭这一难题,才真正拨开云雾,将胶球带到人们的眼前。” “在我看来,就算抛开胶球被发现这一事实,光是基本粒子理论的完善,就足以使我们为陈舟博士颁发一枚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牌!” 安德斯·伊勒贝克显然对陈舟有着独特的赞赏。 他口中的基本粒子理论,其实就是关于基本粒子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转化规律的理论。 基本粒子理论的理论体系,其实就是量子场论。 安德斯·伊勒贝克之后,奥尔加·伯特纳也表示,基本粒子理论的完善,必将进一步促进粒子物理学的发展,色禁闭问题的解决,也很有可能促使更多的基本粒子被发现。 最为重要的是,陈舟的贡献,将很有可能促使大统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台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们,逐一发表了自己对陈舟获奖的看法。 台下的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则认真的记录着自己的新闻一手素材。 只不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们,明显发现,这些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要比先前兴奋地多。 其原因,他们自然也很清楚。 并不是因为那些听不懂的学术成就和科学背景,只因为获奖者是陈舟,是一位年仅21岁的年轻人。 他将打破历史,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史上,最年轻的得主! “汉松先生,请问你们待会会现场连线陈舟博士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