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宋朝文人都是坑货-《六贼纨绔》


    第(3/3)页

    在蔡鞗印象中,汉唐世家豪门之所以是世家豪门,就是因为手里有着难以想象的土地,土地上有着无数人丁依靠豪强过活,以至于拥有强大到可以对抗朝廷的实力。以史为镜,为何宋朝太祖还鼓励吞并田地?

    苏氏告诉他后才明白,原来宋朝官家、官吏利用更高的赋税,改变了农夫和地主依附关系,而是成了对立对抗。

    以一文钱一角rmb计,一斤茶叶,税赋三块五;一斤盐巴,成本一毛,官售价四块五到五块,一亩地收获,上等田夏税二十块,秋税六十六块,不仅如此,这些粮税还要额外附加损耗费用、官府官吏到民间登记造册费用、运送税粮费用、税粮入库保存费用等等,每一定额的田地,还要额外缴纳制造弓箭的牛角、牛筋、皮革……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诸多税赋不计,仅田地税就有差不多一百块,一亩地,没化肥农药,没完善水利措施,仅仅靠天吃饭,一亩田又能产出多少?

    百姓税赋很高,高到难以承受,以至于不得不对抗大地主高佃租,双方关系与汉唐时世家豪门下农夫不同,世家豪门土地上农夫,只需承担上面豪门佃租,官家的税赋根本不予理会,日子相对也好过了不少,愿意依附世家豪门。

    如此高赋税,造成的民怨可以想象,但天下就是如此,百姓也只能如此,为了压住这种不满,宋朝的律法也极为严苛,至少蔡鞗知道,哪怕老蔡太师混账,在律法一事上却不会松了半点,稍微松了一丁点就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年税过亿贯,年耗过亿贯,少于一亿两千万贯,大宋朝财政就会入不敷出,整个上层敢稍微给下面百姓松绑?

    至少蔡鞗不会这么天真,不翻看苏氏账本,不翻看书房里资料,蔡鞗根本无法想象,有时他也在想,是不是正是因为这种高压,才让这个时代产生了的异样繁荣,所有人都背负着无形大山,高压下,不努力想着法子赚钱就没法活,是不是因“穷则变,变则通”缘故造成的异样繁荣?

    蔡鞗不知道,连自个家里的烧火做饭的柴禾都要缴纳税赋,如此朝廷之下的文人,真的是“民为贵”文人?

    不知道,至少蔡鞗心下是怀疑的。

    听着他话语,见他小脸上的不满和担忧,苏氏心下一叹,沉默许久才叹气道:“鞗儿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官售一石盐两贯钱,若买扑也需一贯钱,扣除运输所需、店铺、人员所需,赚取银钱并不是很多,除非……”

    苏氏一阵犹豫,犹豫着是否将私下不法之事与儿子说了个通透,一阵犹豫后……

    “除非是合法走私,否则是赚取不了多少钱财的。”

    又苦笑一声。

    “正如鞗儿所言,盐钞,尤其是往年旧盐钞,经过元祐更易盐政后,往日旧盐钞几如废纸,而咱家库中……尚还有七十万贯旧钞。”

    蔡鞗一愣,下一刻,嘴里满是苦涩……

    “官家真他娘地会挖坑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