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工业区-《大秦工程兵》


    第(2/3)页

    所以这“迁往”应该换成“出逃”或许更适合。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百姓就渐渐知道真相:

    “秦军占领邯郸也未屠城,如何占北地还会屠城?”

    “我等莫不是受赵王嘉所欺?其实并无屠城其事?”

    “据闻便是那些曾欺辱过秦王的王公都不曾问罪,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当然是真,那些王公正关在邯郸的军营内,且住着高楼好吃好喝。邯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就在这时,他们又听到两个重磅消息:

    一个是秦军在云中郡收拢并保护赵民,且以一万兵力击退匈奴十余万大军,杀得匈奴尸横遍野……

    真实情况当然不是击退匈奴十余万大军,但百姓口耳相传总是习惯性夸大:原本是打退一万余匈奴,说着说着就变成三万,再传几个人就变成十余万。

    另一个消息,就是丰收之日秦军就要攻打代国了。

    这让代国百姓差点哭了出来。

    然后突然有一天,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一张张纸,纸上画着北地的草原及黄河,还有匈奴被打跑及百姓有田有房在耕种的简画。

    代国百姓立时就崩溃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思乡之情……虽然他们是从南部迁往北地,但他们在北地生活了十余年早把北地当作自己的故乡。

    看到这些简图自然就勾起了回忆,于是就归心似箭。

    另一方面,则是所有人都知道代国不会有希望,不管从什么角度考虑都应该返回北地。

    于是此战还没开打,代国就出现楚国同样的状况:百姓开始流失。

    儒家有句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如果到了百姓要偷着逃跑需要看住管住的时候,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这当然是沈兵做的手脚。

    用的方法虽然与对付楚国一样,但有纸这种宣传武器在手又为什么不用?

    接着北地陆陆续续就迎来了返乡的百姓。

    沈兵也大方,那是来者不拒,而且按人口分田分地甚至还准备了种子。

    此时这些零散返乡的还只是少数,若有一天燕、代被灭后,可想而知就会有更多的百姓返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