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方反应-《读档2008》


    第(1/3)页

    “陈总!怎么样?!”

    陈晓青的电话打来,一接通就是这欢快的语气,听上去的潜台词就是:快夸夸我!

    陈一鸣强忍着骂上两句的冲动,扯着嘴角,“陈导,我可真是太谢谢你了。”

    “小事,其实吧,这事儿主要是还是林记者的功劳,是她据理力争,为你要来的镜头。”

    好哇!居然背刺军团里还有林晚的份儿!

    你信不信我把你从鱼塘里扔出去!

    陈一鸣此刻的内心活动十分丰富。

    他并不想这么高调,燕京电视台的一个小小专访,是当时的必须,同时也只是在一个小圈子里,并没有太多后患。

    但如今走到央视,可不是简单的换了个电视台那么简单了,从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都是天壤之别。

    他甚至可以想象,在老家的镇上,老陈可能都已经看到了这个节目。

    最关键的是,这是一个很正的节目,不是央视的某个娱乐节目,某个综艺节目,是有着一定政治含义的。

    虽然高调会带来许多麻烦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利益,但陈一鸣明明可以站在背后悄悄地就把钱给挣了,有什么必要站在台前惹一身骚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早就深有体会,如今被这么一搞,却是有些骑虎难下了。

    但这事儿他能苛责陈晓青和林晚吗?感性告诉他可以,但理性告诉他,没道理。

    人家也是一片好心......

    陈一鸣揉了揉眉心,深吸了一口气,算了,看在《舌尖上的华夏》的份儿上,忍了。

    他跟陈晓青又扯了几句,约了过些天等陈晓青先拟出一个大致协议,再当面碰一碰,然后便挂了电话。

    手机上还躺着一条未读短信,他打开一看。

    林晚:不用谢,请我吃顿好的就行!

    这傲娇的语气!

    陈一鸣放下手机,开始思考这附近哪家街边麻辣烫的味道好点。

    ~~

    纪录片的时间不长,总共就三十多分钟,杨家两兄弟就碰了几杯,就到了结束。

    杨志远的疑惑自然也没有了,而且心情大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