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北上督战-《南明大丈夫》


    第(2/3)页

      几年间,西安城头王旗大变,西安的士绅百姓,对于魏武军能在西安待多久,还心存疑虑。

      关中百姓也没有归心,让高义欢的政权,仿佛无根之萍。

      现在关中居民看见魏武军的实力并不弱于清军,许多心怀鬼胎之人,就打消了浑水摸鱼的心思。

      这也正是高义欢进行校阅的目的,就是增强魏武军的自豪感,同时向士绅百姓展现实力,震慑宵小之辈。

      在校阅结束后,高义欢登上高坛祭天,正是宣告称魏王,建立藩国,并大肆封赏部下。

      五军主将,金声桓、徐黑虎、赵大宪等人升为五军都督,进封侯爵,白文选、虎大威等人封伯,一时间军心大振。

      在爵位上,魏国将采取流爵和世爵,两种制度。

      流爵中,若一人获得流侯爵位,那么其子继承爵位时,就将降为伯爵,每代递减。当然若是立功,则可以保爵。

      这是为了防止形成一个庞大而腐朽的勋贵集团,让勋贵有个流动和淘汰的机制,保证勋贵旺盛的斗志。

      世爵,就是世代世袭,老子是侯,只要魏国不灭,子子孙孙就世代为侯。

      这种爵位,暂时不封,非立下大功,不是开国元勋,或者开疆扩土者,不封世爵。

      同时高义欢宣布,对于投降官员和武将,原籍留用,立刻就稳定了关中的人心。

      当然,这只是高义欢的权宜之计,先稳定降官,让他能迅速接收关中,建立统治,等到站稳脚跟后,再对这些降官进行筛选,将一些庸官、贪官、恶官,慢慢清除。

      同时高义欢宣布,今岁开科取士,免关中一年田赋。

      一时间,关中之地,无论官民,都是一片欢腾。

      如果这些东西做完,高义欢相信,只要清军不大举杀入关中,关中基本会逐渐稳定下来。

      如此,只要在给他三年时间,就能消化关中,形成一个稳定的政权。

      忙完仪式后,高义欢便将建立官制,录用降官,整编降军等事情,交给属下去做,他则带上李岩、白旺、郝摇旗等人,前往延安督战。

      一般而言,想要守好关中,只需要把守住,潼关、武关、蒲津渡等地,就可以防备关东的威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