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经过一层层阶梯镜的增幅,大羿尾场加速器的单向能级,已经达到了250TeV,双向能级达到500TeV。 这个能级已经是原设计的2.5倍,是西洲联盟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能级的35.7倍。 黄明哲、王意方、杨院士一众华国物理学界的大牛,都在现场看着大羿尾场加速器。 负责指挥大羿尾场加速器实验的张庭玉,向众人点了点头之后,拿起对讲机:“各部门,各就各位。” “收到。” 很快各个部门行动起来,在设定好的参数下,澎湃的电能通过多级变压器,向激光器汇聚。 而管道里面的液氮冷却系统,快速的运转着,不过管道之中此时已经是真空状态。 而且管道已经屏蔽了绝大多数的光线和电磁波,可以避免光线和电磁波干扰道探测器的探测结果。 这种级别的实验,哪怕是一点点干扰,都有可能造成天差地别的结果。 “双向10TeV。”张庭玉大声喊道。 “收到。” “倒计时10……6……3……0” 滴!激光器随即激发,两道超短脉冲激光从两侧发射出去。 通过一块块阶梯镜的逐步增幅,最终在对撞室内碰撞在一起。 刹那间,无数的电子相互碰撞着。 而十几种探测器,早已经在守株待兔,两道超短脉冲激光相互碰撞的瞬间,无数的数据反馈出来。 专门配备的实验服务器,来者不拒的接收着这些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储存起来。 “检测到中微子。” “检测到贝塔射线。” “检测到上夸克。” “检测到……” 所有研究员兴奋的汇报着。 不过黄明哲和杨院士等人依旧镇定自若,这些数据并没有什么新发展,都是一些老调重弹的数据。 西洲联盟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早就实验出这些数据。 十五分钟之后,张庭玉再次喊道:“第二次,10TeV。” “收到。” 一个小时里面,他们一共进行了3次10TeV级别的测试,相当于在进行热身运动一样。 接下来此时重头戏。 “第四次,15TeV。” “收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