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鼎分阴阳-《鉴宝无双》


    第(3/3)页

    “要不,吴哥你还是别看了,就当我没说。反正也不是夏朝的鼎,就是唐代的仿制品罢了。”

    吴夺笑了笑,“行。我就是征询你的意见嘛。你要觉得不合适,我肯定不能勉强。”

    “那你以后还带我玩儿嘛?”

    “两码事儿,不影响。”

    “好,一言为定,击掌为誓!”赵赟抬起了胖手。

    吴夺和他啪啪啪了三下,“小赵同学,那我先回去了,下次再约逛市场的事儿。”

    “好吧。”

    吴夺和赵赟分别,回到了家里。

    他点了一支烟,没抽几口,就忍不住坐到了电脑前,开始搜索关于九鼎的资料。

    关于“禹铸九鼎”,确实有一种说法是九只鼎分出了阴阳,“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

    也就是说,有五只三足圆鼎为阳,有四只四足方鼎为阴。

    这个说法,在唐代之前就有,比如晋代的《拾遗记》。

    在李隆基的官仿场子里,依照这个说法,仿制或者说臆造九鼎,也不奇怪。而且,尺寸既然不大,更多的意味可能是作为模型或者观赏品。

    可在李隆基之前,武则天重铸九鼎,却是奔着国之重器去的。

    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重铸九鼎乃成。万岁通天是武周的年号之一;武则天是个年号狂魔,当皇帝才十几年,就用了十几个年号。

    这九鼎实在是太大了,据说最大的豫州鼎高一丈八尺,其他八鼎高一丈四尺,九只鼎一共用了五十六万斤铜。

    当时从玄武门外运进通天宫,就动用了十几万人,还有大象大牛之类的,费了好大的劲,武则天自己还写了一篇《曳鼎歌》。

    真正的大禹九鼎,想想也显然不可能这么大;武则天弄了一套山寨货,却是好大排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