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南仪周恒,高中!” “南仪程珪,高中!” “平昌……” “徐溪……” 一声声喜报传来,一把把喜钱撒出去。 周恒听到自己名字,重重吐出一口气。 他生怕自己落榜! 程瑁却失魂落魄。 同来府城参加院试,程卿中了秀才,他也中了秀才。 同来府城参加乡试,程卿高中解元,他、他却榜上无名! 是自己读书还不够努力吗? 可能有这个原因吧。 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优秀的人太多,一整个省只有八十个名额,又岂会全部落到南仪书院,落到程氏子弟头上? 这一科乡试得中的举人名字,程瑁能确认是南仪书院同窗的,不过六人! 算上回外省原籍应考的,程瑁估计,南仪书院这科中举的人数勉强有十人吧。 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只要在南仪书院乙字班时常考前十名,基本上就能中举了。 然而也不一定。 就像程卿,平日在书院月考,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乙字班前三,从来没考过第一,偏偏在乡试里,人家就是压住了其他秀才,夺得解元。 就连诗画双绝的董劲秋,都被程卿压住了。 程瑁脑子里乱糟糟的,程珪何尝不是? 程卿在这科中举不意外,可程卿居然中了魁首! 这一科,可是强人辈出啊,除了董劲秋,那些比程卿赔率低的,哪个不是才名在外? 偏偏是程卿……程珪想起父亲程知绪的话,说程卿根本不配做他对手,让他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云云。 现在程珪很想当面问一问他爹:您是认真的吗?! 如果程卿都不配做他对手,他这个连解元都考不到的人,是不是该立刻从二楼跳下去? 一次摔不死,就再跳一次,至少要把自己摔晕,再也想不起当日的“豪言壮语”才好。 董劲秋亦有淡淡的遗憾。 他居然不是解元。 解元是程卿。 他是第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