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几十座建筑贯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占地近千亩。 据说这太昊陵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朱元璋在里头出了大力气,岁月贯穿了3000年历史。 真的假的赵亮也不清楚的,反正就他所知,清乾隆十年时候,乾小四曾发内帑银八千两,修葺太昊陵。 陈州府有了这座被朱洪武列为天下帝王陵寝第一的太昊陵,隔不远的鹿邑县(属归德府)又有老子庙,整个豫东地界佛门的气息都很微乎其微。 老子庙还只能是小有名气,太昊陵相对的就名头响亮多了。 每月的初一十五都不知道有多少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来给人祖爷上香献礼。 赵家的纺织厂就在太昊陵不远处,那一经圈地动工,就不知道被多少人看在眼里,那可就不是单单一个陈州府了。 到了八月里,半个豫东平原都传遍了赵家和纺织厂的名头。 一千多人的超大型工坊,在这个时代就那么的有噱头。 更别说老赵家给出的工钱又那么丰厚! 每月一两银子的基本工钱,只要不偷懒耍滑,老老实实的把分内的活儿做完,不迟到早退和请假休息,一个月就保管有一两银子的收入。 而且中午时候厂子里管饭,有人愿意夜班的话,厂里还有一顿宵夜。 平日每十日,也就是一旬里头有一天休息。 你要是不愿意休息,继续上班那也行,厂子里给补工钱奖金。每天把自己分内的活儿做完后还能接着干,那一样还有奖励。 如此的,每月的基本工钱加上全勤奖、绩效奖励,一个人都能拿上二两以上的银子。 这在如今的这个时代,对于本地的平民百姓来说,绝对的是高工资高收入了。 根本就不需要赵家去特意的宣传宣讲,百姓们自发的就已经把事儿传扬开了。 所以赵家的招工处那儿,没到八月十五呢就已经招满了一千二百人工。之后赵家边建设工地,边开始组织人力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因为有龙路口的织布工坊当温床,又有赵家聘请的老匠人当老师,不管是织布纺纱还是轧棉。这岗前培训进行的是相当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