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下子涌进来了那么多的流民,他在归德听闻消息后就立马知晓不好,快马加鞭的带人赶到陈州府,来到龙路口。 这里的情况他看的很亲切,赵家真心不错。 可以说龙路口的难民营比归德府的都要强出许多来,只从卫生这一条就能明显的感觉出来。 归德府的难民营里是污水横流,屎尿遍地,秩序也乱的叫人头疼,而龙路口这边的难民营干净有序的简直都不像难民营了。 所以这赵家真的是有功于朝廷的。 这凭这一点他在事后都要为赵家请功。 上头也一定要给予嘉奖的。 毛志文是按察使司副使衔的分巡中原开归陈许道兼管通省兵备河道的道台,只从他的头衔上你就能看得出来,他能管兵也要管河,但事实上豫东的绿营兵由归德镇总兵和巡抚提辖,河道也有河道总督分管,他这个道台更像一个大号的监察御史。 现在河道上出篓子了,毛志文的干系当然是有,但并不大,只要那些受灾的流民难民不造反,不把事情闹得不可开交了,毛志文屁事都不会有。 所以毛志文对赵家是非常非常有好感的。 要是他下辖几州府能多出几个这样的厉害人物来,他还怕流民闹事吗? 本着体现朝廷关怀的院子,毛志文就说道了官府可大开粮库的事儿,这样可以为赵家这等大大的良民减轻一些负担么。 毕竟京城都已经有旨意下来了么,地方上一切以稳定难民为主要,各县都可以加大开仓放粮的力度,尽可能的截留流民。 只是他刚刚有意提出这事儿的时候,就看到列席的陈州府的通判在向自己递眼色,毛志文就又按住了口儿,同时心里重重的打起鼓来。 该不会陈州府的粮库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从此这场议事就没了滋味了。 好不容易等一群人散去,毛志文忙使人叫来江哲,询问是何因由。 “大人有所不知。鄙府太守大人素善理财,每每于青黄不接之时粜米贷货,而夏粮丰收之时再籴米入仓。不料今岁碰上了这场大水……” 毛志文一屁股跌回了椅子上,“你是说只府库粮米,还是全部?” “常平仓、义仓皆在内。” “那各县粮仓呢?” “亦是如此。” 江哲脸色有些羞赧,停了几秒钟后小声的说:“据下官所知,商水、项城、沈丘三地抚慰流民难民之米粮,皆出自赵家粮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