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于氏的后悔-《穿越之细水长流》


    第(2/3)页

    “下次不会了!”

    李满仓城里回来只说李满园没事。李高地和于氏以为李满园没去东街,便也就罢了。

    正月十五一过,这年就算过完就了,加上天气见暖,土地开始化冻,所以正月十六一早,余庄头便来找李满囤商量春耕和盖房的事儿。

    虽然现在种枸杞生姜可能更来钱,但李满囤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庄户人,骨子里的自给自足是他这辈子都脱不掉的习气。故而今年他依旧打算种三十亩稻谷、二十亩的棉花、三十亩玉米和三十亩红薯。

    余庄头原担心李满囤急功近利,现见还是维持原样,不觉心舒一口气。

    只有挨过饿的人才明白,粮食才是庄子的根本,其他都是锦上添花。

    不过李满囤自己在村里的两亩地则打算在收了蚕豆都后种黄豆。黄豆可以榨油。黄澄澄的豆油炒菜贼香,最合给孩子吃。而剩下的豆饼子则可以喂牲口。

    说好春耕,又说建房。

    因去岁已经给庄子投了一百两银子用来养羊,故李满囤决定在收回这部分本钱前,不再给庄子投大钱。

    李满囤今年只准备给磨坊加建三间石头房,然后再加一个磨和一个碓臼。这些满打满算,有个十吊钱,也就够了。家里其他的钱,他还是留着。

    想着年下的生意上门都得往外推,余庄头也是心痛。现在能加建磨坊,余庄头自是十分愿意。

    等这些都说好,余庄头方才问道:“老爷,您准小人们在荒地上建房,不知道小人们这次能不能买些石头和砖瓦建房?”

    李满囤极奇怪地反问道:“你们有钱买石头砖瓦就自己买好了,为啥要特地来问我?”

    余庄头委婉道:“这庄里的地,都是老爷的。”

    至此李满囤方恍然大悟。李满囤很想了一刻方道:“这样吧,咱庄子十一户人家,你一家给划半亩地盖房。”

    “菜啥的,就拿河沿边种吧。”

    横竖地荒着也是荒着,拿几亩出来住人也是无碍。本来住地里,他们也要占要这么大地方才能铺排得开。现在不过是固定下来了而已。

    余庄头听说一家能给半亩地盖房,心中极为欢喜––这比他先前设想的三分地要大,够他们庄仆每家都打一个齐整院子,好好过活了。

    午饭后,李满仓也和李高地商量春耕的事情。

    “爹,”李满仓道:“咱家的地,您看今年怎么种?”

    李高地吸了好一会儿烟锅,方才说道:“十一亩水田,没啥说的,还是种水稻。”

    “十三亩旱地,”李高地慢慢道:“原有的玉米和红薯倒也罢了,只是这四亩棉田。”李高地摇头道:“但家里现在人手少,便就没能力加工这么多布了。”

    “咱家现有八口人,一年种两亩棉田,织六匹布,够穿也就罢了。”

    一匹布能做五套成人的新衣,六匹布,就是三十套。一年四节,家里,即便算上四岁的贵吉,也才八口人,一年也就三十二套衣裳。三十比三十二,不过差两套。而这差的两套,也不怕,他的衣裳有满囤送呢,就是于氏,也有满园孝敬。

    所以,棉田两亩,够了。

    于氏一听要减棉田,当下便不乐意。

    自分家后,家里来钱的大头––枸杞的收入就被老头子给了儿媳妇郭氏,于氏现手里的收入来源便就和往年一样,只有卖粮、卖猪和卖布的钱。

    偏去岁一冬,郭氏都在忙着养鸡喂猪,家里的饭菜都得她来拾掇,搞得她连织布的时间都没有。连带的,家里也少了织布的这份收入。所以一年到头,她手里统共才剩了十二吊钱,而郭氏手里则有七十吊钱。

    手里掌控的钱少了,于氏便感觉到了危机。自古都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就比如大房,先前,族里谁买他们的账?但现在大房发了家,一个临时告知的暖房饭,几房人里除了快临盆的钱氏,就没一人说不去––二房那边的孙媳妇可是连吃奶的孩子都给抱去了。

    难不成,于氏想:她将来还得跟郭氏陪笑脸讨钱过日子?

    现在,于氏是真的后悔分家了––她从没想过分家会把自己的财政大权给分掉。

    可惜世间没有后悔药卖,于氏现在能做的就是抓紧手里的钱––棉田不能减。

    不过于氏没说话。她准备背地里和李高地说。

    “其实,”李满仓犹豫道:“多种两亩棉田,多织六匹布,收益也有六吊钱。”

    “这倒是和养猪的收益差不太多。”

    “爹,今年贵雨和贵祥进城上学,家里没人帮着打猪草,家里再养三头猪,郭家的一人忙不过来。”

    不养猪?李高地听了李满仓的话浑身都不得劲,立说道:“庄户人家咋能不养猪呢?”

    想当年李高地刚成婚分家那会儿,家里只他跟原配陈氏两个人,都还养了两头猪;现他家有儿子和儿媳妇两个壮劳力不说,眼见孙子都要娶孙媳妇了,此时却听儿子和他说家里劳力不够人手不足不能养猪,可叫李高地如何接受?

    “不养猪,这肥田的肥料打哪里来?”

    “难不成过年还得自己花钱买猪回来杀年猪?”

    “这一年下来,那止六吊钱,九吊钱都不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