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上京和大军一起,走得慢些还有个十来日的功夫,路上顺便和殿下把具体的章程敲定一下,往后老夫这把老骨头还得使劲松松,趁着散架前把这条路铺得平坦后。” “后人走起来没那么硌脚!” 秦清堂伸展下手臂轻笑道。 …… 长街上, 流水席面还没有停止, 高门大户外还有络绎不绝的宾客赶来, 新郎官的脸上已经有了醉意,可宴席间长辈多了些实在脱不开身还得频频敬酒,眼角的余光落到老道士身上,望着那个仙风道骨的道长独饮独酌,不知不觉间整坛子美酒便空了下来,可定睛看去和初始一样都是微醺,醉而不倒,似乎一杯和一坛子酒都没有任何区别! “道长,好酒量!” 那新郎官最后实在酒力不知干脆坐到了老道士身旁,竖起大拇指哈出一口酒气大声称赞道,一只手勾肩搭背到老道士肩上,另一只手极其自然的搭在老道士喝光的空酒坛子上。 洞房花烛夜,要是喝得太多便无趣了很多,新郎也是个实在人,举杯的宾客刚刚举杯便瞧见了老道士身旁呼呼大睡的新郎官,望着右手搭着的空酒坛暗自咂舌,也不敢再劝。 老道士笑了笑也不多说, 只是看着此间的情景莫名的想起了日后自家小祖宗嫁人的场面,总觉着自己养了十几年水灵灵的大白菜要被猪给拱了的感觉,虽然不论是身份还是皮囊那人都是天底下最顶尖的那一类,甚至这事八字都还有没一撇,可怎么想都怎么不得劲,因为那一天总会来的,或许这便是后世的老父亲心态。 一拍坛口,封泥震碎, “往后没人追在屁股后边,一口一个老祖宗,往后没人天天嚷嚷着,鱼儿要吃冰糖葫芦,往后没人……” 老道士低声念叨着, 言语间总有一股子挥之不去的怨气, 又或者是醋意, 仰头又是一口美酒灌下, 望着左侧身旁正看着那“洞房”发呆的小祖宗, 不知为何平日素来了无波澜笑看云卷云舒的自己, 如今也变得伤春悲秋起来, 只想伶仃大醉一场, 老道士突兀的有想起了女方家中那个中年男子喃喃的一句风沙大了些。 如今才晓得, 这风沙,是真的大了些,有些迷眼睛…… …… 棺材铺门外, 魏明辅仰头看了一眼天色,拉着板车费劲的往城门外走去,这一趟出城后回陈家祖坟二十几里地,此刻未时末,若是空手自然容易,可若是加上这口棺材,依着自己的体力走走停停,怕是天黑之前怕是赶不到了,不过能早些也是极好的。 毕竟入土为安, 天底下的百姓对“入土为安,落叶归根”这八个字本来就有极深的执念,偏乡僻壤之地很是如此,为了一坟地打的头破血流的不在少数,而于阉人而言死后能埋入祖坟便是天大的幸事,甚至可以说是做梦也能笑醒的事,将心比心如今将陈闻之安安稳稳的送入陈家祖坟已经成了魏明辅心病,或者说是执念。 一千三百里下来, 自己也是心力交瘁到了极致, 一想着埋完了陈公, 便能踏踏实实的长眠便继续咬牙拉着板车。 “吱呀吱呀……” 板车没有晃动了, 可木轮却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 魏明辅望着高门大户外一字排开的流水宴席,又看向自己身后拉着的棺材,如今上面盖着一块掌柜的送的白布。 长街上大红一片, 这一抹白色如同拉棺的人一般, 与此间格格不入。 “吱呀吱呀……” 魏明辅只是默默地将板车往街的另一边拉了拉,所谓红白喜事,通常来讲是红事让着白事,可眼下却也没必要搅了别人的兴致。 低头默默拉着马车, 临了,顿了顿看着里边热闹的场景,苦涩的笑了笑,不过寻常高门大户娶亲便是如此模样,可陈公身死确是如此清冷。 “驾,吁吁……” “快躲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