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仙距天道不过咫尺之遥,虽高于凡人太多太多,但却叩不响那近在咫尺的天门。 天道看似咫尺,但仍旧遥远。 道途慢慢,行路艰难。 渡过道海不过是起始,大道争锋,最后能攀登上高山的还是少数人。 李辟尘一刹那明白了许多。 人踏足于山化作仙,仙与天面对面,坐而论道,无言正是可言。 道不同,故此无言,而又因为道不同,故此无言胜有言。 “我虽然见到大道,但却看不见大道的模样,只知道大道的形体,半步得道便是如此,说的似乎极其厉害,但后面半步却无论如何也踏不出去。” 李辟尘注视石人,口中念诵度人经,而石人同样“注视”李辟尘,那冥冥中的声音不曾停歇过,天道在与人道互相交织,那身后的大树随着二人的诵道开始产生神异的变化。 有几片银色的叶子化作碧绿,有一小块土色的树干变得苍厚,这一刻,这株古老且神异的树开始产生不可思议的变化。 冥冥之中又有声音响起。 这株树的名字唤作“苍梧”。 神话中,苍梧是凤凰居住的地方。 但事实上,在云原之中,并没有苍梧的存在。 可此时,在论道内,原来石人身后这株化作银花火树的老木就是苍梧。 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把火树银花与苍梧联系到一起,火树银花和不烬木才有关联,怎么会和神话中的苍梧扯上关系呢? 但此时,这株树确确实实再向着苍梧转变。 李辟尘为什么知道? 可笑,大道都盘坐在这里,那株古老的树一旦发生变化,自然而然,论道的人就会明白这株树到底是什么。 这是冥冥中的呓语,不是人所说出,更不是道所说出。 人之生初,虽是灵身但却万物不通,须得有另外的人来教导,譬如常年戏水便知水流江河,湖瀑大海,这都是水,但俱都有不同之名。 人听人言而知晓水之不同,但若是生下来便为先天神圣,不需要他人教导,自然一指,说这是江,这是河,这是湖,这是海。 因为他们生来就被天地大道告知了尘世诸物,故此才被称作先天神圣。 人生为天地之精灵,有先天之眷顾,但却是后天之身躯,得太一之形体而不承太一之法力,故而才有寻仙之辈,靠山而走,得换天身。 李辟尘口中在念诵经文,然三尘之力虽然宏伟,东皇钟声虽然浩大,但相对于身前这个石人来说,仍旧显得太过渺小了。 时间渐渐过去,光阴如流水潺潺而隐,第二位踏上山巅的仙人出现了,随之是第三位,第四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