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眼瞅着大唐的灾民濒死挣扎,对于李世民来说就好似一把剔骨刀,在剐他的心。 李世民将这些密报以及进谏的奏疏全都摔在了地上...... “粮食呢?这么长时间粮食筹集了这么点?” “你们说你们还干什么吃的?灾民们一片片的死,你们的良心不痛吗?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五日之内,必须把筹集粮食到位......” 李世民额头青筋直冒,低沉的咆哮传出去好远。 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大臣面带愁容,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能用的办法都已经试过了,但是五姓七望阳奉阴违,那些粮商富贾们待价而沽,他们能怎么办? 别说是赈灾的粮食,就连维持长安日常的太仓粮库此时竟然也开始缺粮了。 大殿之上,气氛阴沉如重水让人难以呼吸! 他们也很无奈啊! 你妹的!昨天发布诏令的时候不是铁血无情吗? 你怎么就不想着商量一下呢? 就算是要改革科举,也循序渐进的来啊,你这么搞,让我们这些臣子也很为难啊! 怎么办? 鬼知道怎么办? 恐怕就算是陛下你舔着脸去找五姓七望们去借粮,估计都不好使! 一众大臣也是面面相觑,只能无奈的叹气。 群臣中唯有长孙无忌低着头没有表情,他知道李二心里想着是什么,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此时和五姓七望决裂,十分的不明智。 到最后,受损失的恐怕还是李唐皇皇权! 如长孙无忌所想 李世民之所以下诏书改革科举,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这场斗争本就是双方角力的过程。 赈灾需要粮食,但是经济全都被五姓七望这些士族垄断着,所以他手里必须有个砝码来和五姓七望角力 在李世民看来,科举改革就是他手上那张砝码,赈灾和科举,“五姓七望”总要有一方面妥协吧! 他的本意就是想着“五姓七望”能够在国难面前吃相别那么难看! 但是没想到,长安竟然发生了冰雹这种天灾。 科举改革的诏书在士族言官的笔下,反倒成了自己失德、倒行逆施...... 一下把他所有的算盘全给打乱了。 半晌 “你们都回去吧!” 李世民松开紧紧握着发白的指节,无力的说道。 嘴里尽是苦涩! 就在这时,门口的守卫走了进来。 “陛下,高阳公主来了!” “她又来干什么?让她回去吧,朕没有时间见她。” 此时等在宫门之外的高阳不断的踱步,不时的踮着脚尖朝大殿里面望去。 她心里急啊! 因为这次,来的不仅是她还有秦寿。 原本她准备一个人来的,但秦寿无论如何也要和她一起登门来拜会。他更是直言作为女婿,连岳父大人的大门都没有登过,对得起岳父的信任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这可把高阳给吓的不轻。 最后她实在是没招了,把秦寿领到了自己以前买的一所宅院里,骗秦寿说父亲一会儿才能回来。 然后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借口才一个人跑了过来。 着急上火的跑过来,衣服都快撑破了! “求你再和父皇通报一声!就说我真的有要紧的事情。” 门卫硬着头皮再次进来禀报,李二的眼神不由发寒。 “长孙无忌留下,其他人可以走了!” 魏征想留下,但是嘴巴张了张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