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朝堂试笔,太师打赌(求推荐,求收藏)-《盛世大唐美名扬》


    第(2/3)页

    “请陛下为臣做主,孔尚书这是自取其辱,到时候陛下可要主持公道。”

    太子太师李纲启奏道。

    “孔爱卿,你确定还要比试吗?”李二陛下把持着鹅毛笔微笑着开口问道。

    刚刚李二陛下仔细的端详了一番鹅毛笔,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不过孔尚书说能超越太师李纲五倍的书写速度,还是让李二陛下深表怀疑,所以眼下他倒是很期待两人来一场真正的比试,已确定孔尚书所言非虚。

    “陛下,臣自然确定比试,不过臣觉得既然是比试,还是有点彩头的为好。”

    孔颖达胸有成竹的开口说道。

    “彩头?好,朕答应孔爱卿的请求,不知以何为彩头啊?”

    李二陛下饶有兴致的开口询问道。

    “不知李太师意下如何啊?”

    孔颖达将眼光望向了李纲,他当然希望是李纲主动的说出点彩头来,省的以后落人话柄!

    “如果你真能快我五倍的速度,老夫不再反对你那学生吴普光进入吏部,与你同部门共事。”

    李纲大声的开口说道。

    孔颖达听了内心狂喜不已,自己没想到李纲主动把自己内心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原本凭当初吴普光的才华是足够留在吏部任职的,可是当时和孔颖达一直不对付的李纲极力反对此事,说什么司师徒在一起,影响官员团结,等等无理取闹的借口,在他的反对下不少言官也跟他站在了一起。

    导致了最后吴普光只能去万年县担任县令一职,间接导致了幼子的溺水而亡。

    如果留在长安城,留在吏部任职,这些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

    “好,陛下。您要为臣作个见证,上次就是因为李太师的阻拦,我那学生才不得不前往万年县,这是文武百官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今日我定要用我学生的学生,研制的鹅毛笔击败李太师,来证明他当初阻拦我那学生留在吏部,是多么愚蠢的决定。”

    孔颖达洪亮的嗓门在显德殿上空响起,让许多惊诧不已!

    这不是老孔以往的风格啊!

    一直以来低调的儒学大师孔颖达,今日竟然高调了起来,着实让群臣都感到惊诧。

    “好,孔爱卿。朕答应你。”

    李二陛下坐在龙椅上,微笑着开口应允道。

    其实李二陛下内心也对吴普光去万年县任职略有亏欠之意,实事求是的讲,吴普光的才华,在整个朝堂能出其左右的屈指可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