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一念-《术道》


    第(2/3)页

    花盛疯狂大笑。不管这是真实抑或只是想像,他听到自己的笑声回荡在走廊里。

    他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并不是他的世界!

    “让开让开!滚开!谁敢上来我就打死谁!”花盛喊着,他忽然垂下头念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于然医生慢慢地靠近:“花盛,请把棍子交到我手里。慢一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花盛不断地重复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于然医生!我对不起你!对不起!辜负了大家,让你们失望了。”花盛的一滴热泪顺着脸颊,洒在了手中的金箍棒上,“我这病无药可医,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我根本不属于这里!”

    是的。自己已知道了这问题的答案。

    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时间和空间?这世界本难以理解,只是一大堆的图形、颜色、噪音、气味、味道以及苦难,这些东西对我们的肉身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之所以认识这个世界,是因为我们拥有一样直觉,这直觉赋予了我们空间和时间。

    空间和时间是否来自于我们的想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存在于生命的直觉中。这种直觉并不是外界带给我们的,也未必是外界创造的。当我们的感官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时,比如看到、听到、摸到时,直觉在此之上附加一些东西给到我们。

    所以当我们捂住耳朵、闭上眼睛、按住鼻子、封住嘴巴,甚至悬浮于半空之中时,我们感受不到这个世界。但我们内心知道,世界依然存在。所以我们的心灵会告诉我们的感官:你告诉我的不准确。

    虽然我感受不到这世界,但世界并未消失。

    现实,其实是心灵与讯息融合而成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能超越阴阳,超越对立,超越万物!

    花盛瞬间明白了“道”所生出的“一”究竟是什么。

    “因为一就是心!是心之所见、认识、感悟。”

    道生出的一,就是我的心,你的心,以及无数人的心。

    一,就是意识,就是灵魂、就是觉醒。使万物得以感知。

    一,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决定了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聪明与笨拙、光明与黑暗。

    因为一太过重要了,甚至让阴阳、对立,乃至万物本身也能变得可有可无。

    如果所有的心都认为光就是暗,暗就是光。那光与暗本身是什么样,又有什么所谓?

    道确实能创造世界,但道又根本无需去创造世界。因为道已经创造了心,心也可以创造自己的世界。

    人当然会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浑然不知,就像做梦一般,整个漫漫长夜人都沉迷于梦中无法自知,又何况只是沉迷在一刹那而已。

    非但如此。这“一”不仅是数字,更是一种序列。只有这种序列,才能生出完整且有意义的天与地。

    所以,并非道生万物,万物生一。

    而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以,心生宇宙,宇宙归心。

    所以,这世上所有真正能困住人自己的,都是“一念之间”。

    花盛发疯一般,将手中的金箍棒甩向于然医生的手,伴随着啪的一声将手弹开。

    “那你们告诉我!这世上的人!又有谁不是活在自己大脑的世界里?”

    于然医生的手顿时血流如注。

    花盛乘着大家惊呼的短暂瞬间冲出人群,往楼梯上方没命地跑去。

    于然医生一手捂着伤口,和护士追赶上楼,众人喊道:“花盛,快停下!别跑!”

    花盛毫不理会,就这样一直跑,不知道跑了多久,他用肩膀撞开一扇铁门,自己来到了天台上。

    这是那张照片中,他曾和未雨放飞祈天灯的天台。

    那漫天祈天灯的画面,是他心里曾经最柔软的地方。

    花盛看到,太上小君正站在楼顶墙角的边缘,微笑地望着自己。

    他发疯似地跑过去,一跃而过天台的围栏,爬上了楼顶边缘,去和太上小君并肩站在一起。

    “我相信你终究会来。”太上小君看着他,“这里困不住你。如果你不来,我就永远陪你留在这里。”

    “我只是明白了。”花盛笑了,“我本以为世界就在那,我只是来看看。但其实,我的心决定了我看到世界的样子。”

    “那我们一起离开。”

    “要怎么离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