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是不是拿错剧本了?-《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第(3/3)页

    机器人和全息投影,无论是哪一种,一时半会儿都进入不了商用阶段。

    即便各种缺陷和问题都解决了,能实现量产,但零部件成本那么高,普通人没几个能承受,注定只能是一些富人和公司的玩具和摆设。

    ……

    人工智能倒是能很快走进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只要开发一个类似语音助手的软件就可以了。

    但是也很局限,无论是电脑还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没有打通,语音助手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当然,陆羽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绕过操作系统,让语音助手获取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最高权限,而从实现语音操控之类的功能。

    但这么做的话,差不多是和整个互联网行业为敌。

    操作系统很简单,直接利益相关。

    受到影响更多的,还是操作系统下的软件生态。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陆羽如果要推出语音助手,自然会包含相应的防护程序。

    换句话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其他所有app和软件获取用户信息的渠道都将被掐断。

    对用户个人的隐私保护来说,这确实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但对整个软件生态来说,可谓是降维打击,会将现有的软件生态冲击得七零八落。

    ……

    那这件事就不做了?

    做是肯定要做的,只是不是现在。

    人工智能最大的用途和意义,其实根本不在于个人语音助手这样的功能,而是在于对某个行业的重塑和革新。

    比如在医疗上运用,通过大数据,实现更为精准的诊断,甚至是各种病症的预防。

    比如轻工业生产中,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配合现有的机械手臂等等,降低生产成本等等。

    比如在重工业当中,很多对人类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工作,可以更加普遍的应用机器人实现替代。

    再比如城市管理,能够更好更全面的规划数字城市的方方面面,能让城市管理更加人性化,效率也更高,节约很多公共资源。

    相比之下,个人语音助手,只是最不起眼的小功能而已。

    并不是说没什么用,除了日常娱乐之外,对于提高个人工作效率,还是有极大帮助的。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