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二夹起来一块豆腐轻尝。 嗯~当真色香味俱全! 绝了! “我们这里做生意的话……难。” 秦祖来心神认真。 “人口首先是个限制,我们黄江村里,常驻人口大概在1000—1500左右,流动人口……因为是乡下的原因,几乎也就在100—200左右。” “村里年轻人,更多的都跑到了长安去找活干,村里的消费观念,老一辈省吃俭用,年轻一辈又往长安跑。” “如果李老板你要做生意的话,最好是小本生意。” “嗯?” 李二听得蒙圈。 手中夹菜动作都僵住了。 说实在话,一开始他根本没考虑秦祖来能给出什么建议。 所谓的做生意,不过是为二人寻找共同话题罢了。 他二人年龄阶层差距过大,李二看到秦祖来忙活酒楼,也就找了个做生意话题。 现在一听建议………… 他发现…… 发现秦祖来肚子里有料啊! 有趣!有趣!! 李二放下筷子,正襟危坐。 “那不知,秦县令建议我做什么小本生意好?” “在下不才,暂时生意遍布范围很广。” 李二兴趣渐浓,越发期待秦祖来的回答。 武艺、做菜、创造力【葡萄汁】、动手能力【修建酒楼】、领袖能力【手下农夫】。 对方已然都抵达行业顶峰。 他倒要看看! 自己女儿的心上人,是否真就什么都懂! “生意的话,我建议开辟打铁店。” “打铁?就是打造兵器?” “不,打造农具。” 秦祖来拿起筷子,“常规店,一般有饮食、住宿、买卖衣服等。” “这一些,在我们村里并不受用!” “一来,村民们习惯了自给自足,二来,又因为消费不起,很难带动产业。” “像是来自长安的美食、亦或是绸缎等等,村民们大部分会心生敬畏而不敢染指,就因为不了解!不知道花费金钱购买是否值得!” “可农具就不一样了,我们黄江村几乎人人皆农,包括我一家人也是,这里的市场就很庞大。” “农具方面,我们知根知底,比长安绝大多数人都了解,只要价格不太离谱,我相信很多村民会花点小钱购买。” “而且这里治安是我负责的,只要李老板你入驻黄江村,我可以保你店铺一途无忧。” 秦祖来侃侃而谈。 手中筷子在他指引下,逐渐染水画出来一副图片。 那是…… 那是一个小点,一个小型区域的小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