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暗自谋划-《国芯》
第(2/3)页
因此可见,八零一一厂没有自主权,需要依据上级部门的安排进行生产,同时也没有可支配的多余资金供自己使用。
郑云德手中可供调配的资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连修个厕所的水龙头都掌握不了。
要想打动部队的订单意向,就需要提前准备好样品。而为了开发样品,就必须先需要升级工厂的生产线。而升级生产线,得需要上级提前下拨资金到位。要让上级肯拨付资金,就得要有部队的订单。
转了一大圈后,发现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在一环接一环密不透风的计划体制下,想要企业或职工发挥积极主观能动性,实质上是违反系统设置的初衷,并不会得到鼓励。
明明看到有好机会,但因为囊中羞涩而可望不可求,真是一文钱困死英雄汉。
“你先完善设计方案,要保证可行性,落地具体操作由我来想办法解决。
毕竟,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郑云德利用列宁说过的话来鼓励自己,他是真想趁此机会将八零一一厂技术水平提升一个台阶。
当前正好厂里账上有一大笔流动资金,是专门用来建造职工宿舍的拨款,郑云德心想可以在此做点文章,挤出一些钱来做种子资金,先将中等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动起来。
有了一定成果后,再拿去向上级申请资金支援,会更加容易。
当然这个想法暂时还不成熟,他先私下谋划。
每年八零一一厂的账本是处于盈利状态,毕竟生产的集成电路在部队采购中处于生产多少要多少的状态,实现了连年净利润不低于10万元。可惜这笔钱,厂里不能动用,全部直接上缴到基地财政。
若是能留下三分之一,那么困扰郑云德的资金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但在现有体制之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当上厂长之后,周建国和郑云德两个人就没有机会好好聊过天,今天趁此双方都有进一步沟通的想法。
刚才说的都是公事,那么接下来就来到私人交流时间。
“郑大哥,你说若是将来打不起仗,那我们皖南小三线该何去何从?我们的八零一一厂又将如何处置?”
在私下没有外人的时候,周建国还是喜欢称呼对方为“大哥”,毕竟郑云德一直以来都非常照顾自己全家。
人跟动物的一大不同,就因为发达的脑容量,总会胡思乱想。就算绝大多数人都愿意随波逐流,总有小部分人会未雨绸缪。
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解冻,美苏两极在导弹危机后相互克制,说明和平和发展是世界人民的期望,第三次世界可能打不起来了。
而当初为了备战备荒而开展的三线建设,从根源看就来到了一个转折点。
“打仗不打仗,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事情。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就是若没有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来向全世界发出中国积极备战的信号,说不定战火早就波及到我们国土上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