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找落脚点-《国芯》


    第(1/3)页

    跟其他博士生不同,别人是选择了专业和导师直接报到,而周逸和张超阳却是以白丁身份抵美,属于三无人员。

    从留学角度出发,cuspea项目属于特例,是李正道教授以个人威望发起的合作项目。中国学生在出国前,既没有见过导师也没有知晓对应大学专业情况,只能待赴美后再一一落实。

    安顿下来后,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找个博士导师投靠,并且确定自己接下来的专业研究方向。

    麻省理工的物理系分为天体物理、生物物理、凝聚态物理、等离子物理、实验核与粒子物理、理论核与粒子物理6大类研究方向。

    咋一看就知晓都是属于世界前沿的研究方向,偏向基础理论领域。

    说实话,从新生报到的喜悦冷静下来后,周逸发现自己在国内所想的赴美学物理跟现实差距颇大。

    他并不想做枯燥的前沿理论探索,反倒对应用科学感兴趣。

    但受制于cuspea项目为中国培养未来物理学家目标的限制,周逸不得不在物理系挑选专业。

    于是他跟张超阳一起,在迷惘之中选择了看上去还过得去的凝聚态物理专业方向,至少其是从固态物理学延伸而来,跟之前在国内本科时就读的半导体物理有点相关。

    此时周逸通过了解,才知晓他心仪的半导体应用,例如cpu的设计、集成电路的开发等都隶属于校内另外一个学院,即号称全美乃至全球第一的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是mit的门面,其中电子工程专业号称王牌之中的王牌!每一年的申请人数都是全校之最,你只要进去就能保障拿到美利坚中产阶级的门票,当然前提是你能顺利毕业。

    据说那里是天堂也是地狱,因为你得跟全世界最聪明的脑袋竞争,时刻准备怀疑人生。”

    跟周逸这样两眼一抹黑赴美的白丁相比,老印韦迪的情报就充分多了。

    在赴美之前,韦迪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麻省理工院系的详细情况,并且还特意为留学做好了暗度陈仓的准备。

    “我准备在半年后转读金融,相比数学家而言当一名金融学家更容易赚到大钱。

    数学系相对金融系竞争没那么激烈,我是先上船再选船舱,校内转专业相对容易。”

    在韦迪的简单科普下,周逸明白了转换专业的流程。

    跟中国大学难以转换专业不同,美国大学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因此在转换专业限制方面相对宽松。

    按照韦迪的说法,只要心仪目标专业的导师和系主任签字同意,就能在校内顺利转换就读专业。

    当然,唯一的难度在于你需要在诸多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并且说服导师同意接收。

    “金融系喜欢有数学背景的学生,因此转专业很容易。但如果你是学习历史、文学的话,跨科想转过去的话就非常之难了。

    不过,只要你能搞定你的老板,那就都不是问题。”

    在麻省理工,属于导师负责制,导师找来经费并拥有决定课题组人员配额的权力,所以搞定了导师就基本畅通无阻。

    “所以的话,我如果想要到工程学院的电子工程的话,就必须得到该专业导师的认可,并能进入他的课题组工作?”

    周逸还是非常聪明,很快就抓住了重点所在。

    “非常正确!所以我建议你看看电子工程专业的导师有没有放出招聘名额,如果有的话可以去试一试。

    当然,竞争的话毫无疑问是非常激烈!”

    美国大学的院系跟其国家体制非常相像,院系和大学之间好比联邦关系,院系拥有巨大的自主权,实行教授治校的体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