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江苏银行面积很大,徐思齐估算了一下,即使乔振东片刻不耽搁,从前门到后门至少也需要五分钟时间 附近有一家紫罗兰西餐厅,楼上楼下一共两层,二楼不仅视野开阔,而且还能避免被人发现。 毕竟,乔振东认识自己,要是让他察觉,这次跟踪也就没了意义。 之所以跟踪乔振东,是因为徐思齐心里有太多的疑问,这些疑问让他心绪难安,总感觉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按照大众旅馆老板所说,乔振东一伙躲在房间里,并没有惊扰到任何人。 既然如此,那个打举报电话的人,举报的依据是什么呢?怎么就能断定乔振东一伙是共党? 换句话说,只有知道禁书存在的人,才能做出乔振东一伙是共党的结论。 问题是,举报者怎么会知道禁书的存在? 再一个,禁书从何而来? 现如今,有能力搞到这类书的人,除了是真的共党之外,只有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人物。 乔振东只是一个穷学生,如果他没有联系上共党,以他的人际关系,绝对没机会认识大人物。 毫无疑问,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只有上次保释他的那位邹先生。 联想到周炜龙当天去过福煦路巡捕房,这就更加让人有理由相信,乔振东认识的大人物,很可能就是周炜龙。 而且,徐思齐刚把人带回巡捕房,《新青年报》记者就跟着来了,时间点掐算的恰到好处。 事后,徐思齐查了一下《新青年报》,意外发现这是一家具有正府背景的报纸,主编副主编都是从《中秧日报》调过来的。 一家有着正府背景的报纸,为什么会派出记者,盯着这种小案子? 另外,乔振东在很短的时间内,居然能在江苏银行找到工作,在徐思齐看来,简直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要知道,在各种国立私立学校众多的上海,一个只有中学文化水平的年轻人,想要进入大公司大企业工作,面临的竞争压力堪比登天。 即便徐思齐精通两国外语,有海外留学经历,也没说轻而易举就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在上海,由于大量教会学校的存在,会讲英语的人实在太多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