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节的教育方式-《我要做驸马》

    朱文圻的年纪太小,不像当初朱允熥出宫时,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李节刚开始也没有给他布置什么太过繁重的学业,而是大部分都是带他到各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让他真正的了解到大明民间的现状。

    通过这些观察和思考,小小年纪的朱文圻也大受震动,他不但感受到民间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也知道大明虽然整体上十分富强,百姓们的生活也的确在变好,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十分穷困,每日辛劳也不过是赚点糊口的钱,根本没有任何的积蓄。

    身为太子,大明未来的储君,上面这些都是朱文圻要了解到的,历朝历代的帝王,之所以在开车之后很少出现有作为的君主,除了国家的积弊太深无法改变外,最重要也和帝王本身的素质有关。

    毕竟这些帝王大部分都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平时为了安全,连宫门都难得出一次,更别说了解民间的疾苦了,哪怕是做了皇帝后,他们对民间的了解也只能通过官员之口的描述,而不是自己亲眼所见。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帝王看起来威风凛凛、一言可决人生死,但大部分时候,他们其实也很容易被大臣愚弄和蒙蔽,连国家真实的情况都不了解,更别说去治理国家了。

    另外李节也一直觉得,皇宫那种地方有着太多的利益纠葛,而这也很容易导致亲情的缺失,这亲情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所以这也导致历史上的许多皇帝都是在不正常的环境中长大,心理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再加上皇权如果不受约束的话,很容易会让一个人迷失其中,一个不正常的人再加上不受约束的皇权,而这也往往是暴君、昏君产生的基础。

    所以无论是朱允熥还是朱文圻,李节带他们出宫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增长见闻,这点他们和朱标、朱棣不一样,毕竟朱标和朱棣出生于乱世,后来就算是老朱做了皇帝,也依然让儿子们接触民间疾苦,甚至还让他们在凤阳住了一年多,所以老朱的前几个儿子在见识与能力上,都远超其它诸王。

    相比之下,朱允熥和朱文圻就没有朱标他们的待遇了,幸好遇到李节给他们补了课,只是朱文圻现在年纪还小,不能像朱允熥那样,边参加实务边见闻民间的疾苦,要知道当初朱允熥在玻璃作坊时,甚至还去过后厨给工匠们做饭。

    朱文圻对于李节的这种教学方式也十分喜欢,毕竟李节不像宫里的老先生那样,天天逼着他读书背诵,而是带他增长见闻,在他看来就像是游玩一般。

    当然了,以朱文圻现在的年纪,就算是眼中见到了民间的疾苦,可能也无法像成年人那样感受颇深,不过也没关系,只要他能看在眼里,日后总会对他产生一些触动。

    相比于年幼的朱文圻,年纪大一些的李重贺就要好多了,以前李节虽然也经常带李重贺外出,但并没有刻意的培养他的见闻,现在他和朱文圻一起见到民间的种种,以他的年纪已经能体会到不少东西,这也让他不像朱文圻表现的那么轻松,而是时常露出一些思考的神色。

    在带孩子的同时,李节也没忘处理手中的事物,比如诸王出海还是一直由他负责,所以有时他还会带两个孩子到自己处理公务的地方,朱允熥为了诸王出海专门成立了一个小衙门,只是一个临时的机构,也没挂什么牌子,平时就由李节全权管理,办公位置也在皇城前面。

    两个孩子来陪李节办公,刚开始还感觉有些无聊,不过李节却趁着办公的机会,给他们讲解了一下朝廷机构的运转机制,比如人员如何调集,物资怎么分配等等。

    这些对两个孩子来说可能有些枯燥,但李节却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了不少对各地风土人情的讲述,特别是他负责诸王出海,本来就需要对这些人出海的目的收集情报,所以他这里关于南洋等地的情报也是最多的,刚好给两个孩子补给一下地理方面的知识。

    “姑父,既然南洋如此富饶,为何父皇不直接出兵占据,反而让各位亲王去占据?”朱文圻这时却忽然提出一个问题道。

    “贪多嚼不烂,文圻你也记住,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以现在的条件,根本不可能掌控整个世界,咱们大明的领土已经够大了,从北京到云南,一道政令可能需要走上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更别说南洋了,所以就算是打下南洋,朝廷也无法有效的统治,最后也只能丢弃掉,与其这样,还不如交给亲王们打理,毕竟他们再怎么说也是太祖皇帝的儿子。”

    李节面色凝重的对朱文圻道,小孩子本就贪心,什么都想要,但朱文圻必须要早点明白这个道理,无论是人还是国家,能力都是有权限的,领土也不是越大越好,以现在的条件,大明真的已经到极限了,就算是对外扩张,也只能用这种羁绊的方式统治。

    “父亲,刚才你说以现在的条件,难道以后如果条件改变,我们就能统治更多的领土了吗?”李重贺忽然开口道,他不像朱文圻那么喜欢提问,而是大部分时候都喜欢自己思考,但每次开口,都会问到点子上。

    “不错,这个问题当初陛下也问过我。”李节笑着夸赞道。

    “父皇也这么问过,那姑父你是怎么回答的?”朱文圻这时也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我告诉陛下,如果日后能将铁路修建到全国各地,蒸汽船能够彻底的取代风帆船纵横四海,再加上求真书院那边关于通信的研究有了突破,解决了交通和通信的问题,日后大明的国土哪怕再扩张数倍,也完全没有问题。”李节笑着解释道。

    “父亲,铁路和蒸汽船我都知道,求真书院关于通信的研究是什么,你能不能带我们去看看?”李重贺再次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