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不公平条约-《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2/3)页
当然其他将士表现都很好,包括施琅和郑芝虎等人。
他自己本身已经是一品大员加伯爵身份,地位极高,想要更进一步,这点功绩远远不够。
可是其他舰长都还是五品六品武将官职,连副都督施琅也只是四品,但没有爵位。
明朝时期的爵位等级制度划分的相当麻烦。
在其他朝代,爵位的设定,往往就将爵位位划分为公侯伯子男爵就完了。
但是因为这个分封的缺点,造成过很多不好影响,为了避免重蹈前朝的负责,所以明朝吸取进步,对爵位进行了很大的改革。
首先,将爵位继承者的身份做出了划分,分为宗氏爵位、外戚爵位。
这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靠姓氏得来的,一种是通过立功得来的。
古人特别讲究姓氏,认为兄弟靠得住,而忠诚靠不住。
所以往往封了很多同姓王。
但是为了对这些同姓王有所制衡,这类爵位,一般没有什么权力,只有一个虚名。
针对于宗氏的爵位设定,与普通的爵位有区别。
对于宗氏,设立嫡长子为太子,作为皇位的继承者。
其他皇子则作为亲王,亲王的位置是可以传承的。
所以在亲王的下面又设立了郡王,以及各种将军等爵位。
采用的方法都是长子继承,然后其他儿子选择降级继承爵位。
就这样以此类推,但是这些诸侯王虽然很多,但并没有什么权力,都是属于摆设的存在,只是有一个名头。
针对外戚的爵位设定,还是保留原来的公侯伯子男的设定,都是通过军功以及战斗取得的,来进行册封。
这类爵位往往很重要,但是却没有世袭的。
而且到了后来也取消了前面子爵和男爵,只保留了公侯伯的爵位。
朱由检在京师保卫战之后,为了激励将士们英勇杀敌,他又恢复了子爵和男爵。
后来所有爵位全部取消世袭,包括公侯伯,并不是子爵男爵不能世袭。
虽然子爵和男爵不能世袭,但作为大明普通将领,如果能够封子爵男爵,他们还是非常看重的。
无论怎么样都是大明爵位,就算不能世袭,但也会给他们乃至家族带来无限荣誉。
看到郑成功这么激动,朱由检微微一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