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药品行业黑幕-《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2/3)页

    “你这孩子。”

    赵妈瞪了儿子一眼:“要我说,与其让那些外国人赚这个钱,不如咱们自己投资研发新药,到时候把价格定得低一点,你能赚钱,老百姓也能得实惠。”

    在她朴素的价值观里面,这种既能赚钱,又可以让老百姓得实惠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人做,她是真的很不理解。

    赵浮生苦笑起来,摇摇头,他总不能告诉母亲,国内的技术不可以,如果要进行新药研发,得在国外建立研发工作室。

    而国内这边,针对进口药会征收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六不等的关税,还有近五分之一的增值税,还有百分之十五的医院加价,百分之二十的流转费用。

    而这些东西,在欧美地区,是不存在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华夏人吃不起的药,美国人就能够吃得起。

    美国的医疗是靠保险的,你交什么等级的保险,享受什么样的福利。

    可是,你报销的费用越高,第二年的保险金也会上涨。

    说起来,倒是欧洲那些发达国家比较舒服,因为他们的药品是全部进入医保,进行报销的。

    但问题是,他们人少啊!

    “妈,您就别瞎操心了,这事儿不是那么容易的。”

    赵浮生对母亲摇摇头道。

    做药品研发这一行,绝对没有看起来那么轻松,不是你随便找个实验室,投资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美金就可以解决的。

    打个比方来说,一种进口药想要进入华夏,不管在国外做过什么实验,都得在国内重新走一遍流程,先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申请,审批就得一两年,然后再找医院合作,招募病人做临床试验,又是至少半年、多则一两年或者更长时间。做出来的效果还得再批,看你做的过程是不是正确,别造假数据什么的,加起来可不是就得好几年。

    这跟国外是不一样的。

    打个比方来说,在韩国,官方会对药物做技术评估,评估完了以后,明确一个药的药效、副作用等等指标,他的药品监管部门、医保部门会出面去和制药公司谈判价格。

    而在华夏,很长时间是没有部门负责和药企做价格谈判的。

    那么,一种进口药怎么定价呢?

    首先,是制药公司报一个离岸价,到了国内,再加上关税、增值税、还有层层经销商要赚的钱,就成了最终售价。

    事实上,针对华夏的高药价,各个制药公司也会有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格列卫,就在前年的时候,诺华推出过一段时间买六个月赠终生,但对于华夏的患者来说,六个月十几万的费用依然是很高的,这项政策也就过了半年多就取消了。

    在赵浮生看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不是什么药神,也不是降低药价,而是把这种类型的药品,纳入正规的医保体系。

    这在有全民医保体系的欧洲和很多亚洲国家,都不是问题,它们有一套系统的评估、核算体系,会考察一种药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如何,是不是比现有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更有利,以及从宏观层面计算它会给医保支出带来多大负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