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次皇帝的批复,翻译成大白话的意思就是:“你们父子俩都是好样的,你爹该升官还继续升官。 沈渊你要是不愿意要这个同进士出身也随你……拿恩赏换诰命的事儿,就这么定了!” 说实话这样的奏折,在万历天子看来也是个异数。 原本他就很少收到百姓的奏书,更何况这个学子沈渊的精神面貌和操守,也都让他极为欣赏。 天子总觉得他在文章中感受到了一股活力,也为大明出了这样的年轻学子而振奋。 跟衰朽而固步自封的朝堂相比,万历皇帝觉得这个沈渊完全没有那种他一动手,就有二三十股力量同时牵拉自己滞涩感,反而在文章中透着一股爽利的精气神儿。 这让天子忍不住心胸大畅之余,也暗暗记住了沈渊这个名字。 ……当天子这封批复发回到扬州之后,正好赶上沈玉亭在承宣布政使司,刚刚走马上任之际。 这一下圣上的旨意当众宣读,立刻便在官场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些沈玉亭的新下属们,还有承宣布政使司各个司部的主官,对于天子如此爱护他们父子,都是暗暗吃惊。 更何况这沈玉亭也就罢了,圣上在圣旨中夸了他几句。 而他那个儿子居然干了这么件不靠谱的事,居然天子也给答应了? 他竟然用圣上赐给他的同进士出身,给他母亲换了一个皇封诰命……天下还有这种不知道好歹的人? 这同进士出身,就相当于一脚迈进了官场。 以他一个童子试都没过的学子来说,直接就可以跳过不知多少场考试,进入国子监学习。 之后在那里混两三年出来,得个县令简直是易如反掌,这么好的事儿他居然说不要就不要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