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3章:大军未动定前生、送你内情、料你不明-《大明第一狂士》


    第(2/3)页

    所以他战略的核心中就没考虑胜败的问题,而是一心想着要全歼敌军。

    生怕努尔哈赤一头钻进吉林的深山老林里,再也不出来了。

    要真那样可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朝廷如今财政极其紧张,这几十万大军出辽东,每天要支出的军饷军粮,都是一个朝廷难以负担的数字。

    所以在大明朝廷那边,每天都在催促着杨镐尽快出兵,平定辽东局势。

    而杨镐也错误地估计了敌军的实力,觉得自己这一仗是吊打幼儿园小朋友,反手正手,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因此他才来了这么一手四面夹击,由总兵杜松带领最大的一路正面攻击。

    杜松军从抚顺关出兵,渡浑河直扑赫图阿拉,另外两路军刘铤和马林则是封死一左一右,断绝女真兵的左右腾挪余地。

    至于第四路李如柏,则是干脆去包抄赫图阿拉后方,断绝努尔哈赤的后路。

    由此就可以看得出来,杨镐这四路合围,实际上重心全都放在让敌军无法逃窜这上面了。

    ……而此时的沈渊心中却是怒火升腾,这份情报非但不能说明杨镐这么做情有可原,恰恰证明了他的愚蠢。

    在战争还没开始之前就轻敌冒进,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必胜无疑,这样的统帅带兵打仗还能好得了?

    杨镐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带领的大明军队,如今战斗力都已经衰退成什么样了?

    他也不想想努尔哈赤能悍然起兵,会预料不到朝廷大军来辽东向他发起攻击?

    因此努尔哈赤是早有准备,料敌明确,而杨镐却是稀里糊涂,狂妄自负。

    其实从根子上来说,朝廷任命杨镐作为辽东经略,原本就是个错误的决定,那是大明朝以文抑武的思路造成的。

    说起这个杨镐,当年在明军抗倭之战时,就曾经率领军队在朝鲜作战。
    第(2/3)页